我们现在提到孟婆,首先想到的是一位奈何桥旁的老婆婆,鹤发童颜,给路过的亡魂饮下一碗孟婆汤,使其忘却身前事,使其投胎转世,再入轮回。
其实,最早的孟婆并不是黄泉路上的幽冥之神。跟据《山海经·中山经》注解中引用北齐陆士秀法,孟婆本是“帝之二女”,是掌管风雨的神灵,宋代宋徽宗在靖康之变被掳去北方的途中,写下词职孟婆,孟婆,你做些方便,吹个船儿倒转”的词句,便是借“风神孟婆”的设定,祈求调转风向;唐代《北户录》还记载南方民间将其奉为“船神”,称“孟公孟姥”,航行前杀鸡祭祀,能保水路平安。
在甘肃敦煌出土的《冥报记》写本中首次出现了\"孟媪守忘川,予饮汤忘忧\"的记载,\"媪\"指其为老妇形象,其职能是\"饮汤忘忧\",这一法已经基本符合孟婆在大家心中的形象。
清代淡痴所撰《玉历宝钞》详细描写了孟婆的生平:\"生于前汉,幼读儒书,后诵佛经。凡有过去之事不思,未来之事不想,在世惟劝人戒杀吃素。年至八十一岁,鹤发童颜,终是处女,只知自己姓孟,人故皆称之曰孟婆阿奶。\"
在这一时期,民间还流传着关于孟婆的另一种传:孟姜女哭倒长城后,因无法忘却丧夫之痛,遂熬制忘忧汤自饮,上念其深情,敕令她在奈何桥畔为亡魂施汤 。这种法寄托了人们对“善有善报”的忠实信仰。
同时期王有光所作的《吴下谚联》则详细描绘了孟婆的\"工作场景\":\"人死去第一处是孟婆庄......有老妪留进,升阶入室,皆朱栏石砌,画栋雕梁......鬟端茶,三姝纤指捧瓯送至......才接杯便目眩神移,消渴殊甚,不觉一饮而尽......生前事一切不能记忆。此茶即孟婆汤\"。文中不仅写到孟婆居住孟婆庄,还提及了\"孟姜、孟庸、孟戈\"三位侍女。
关于亡魂所饮孟婆汤的配方,近代丁福保在《佛学大辞典》写其\"采用世俗药物制成似酒非酒之汤,分为甘、苦、酸、辛、咸五味\",五种滋味对应人生的悲欢离合。
在2018年上映的电影《灵魂摆渡·黄泉》中,将孟婆汤的配方改为\"一滴生泪、二钱老泪、三分苦泪、四杯悔泪、五寸相思泪、六盅病中泪、七尺别离泪\",赋予孟婆汤浪漫色彩。
电影《孟婆传之缘起》以东方神话为基底,讲述孟婆与月老跨越十世的禁忌之恋,以及孟婆从凡冉幽冥之神的蜕变历程。影片将“忘忧”与“执念”、“职责”与“情副的矛盾融入奇幻叙事,既延续了孟婆传的核心设定,又赋予角色更立体的情感脉络。
在2024上映的影片《孟婆传之缘起》中,更是赋予孟婆崭新的形象和浪漫色彩,影片以孟婆前世“孟清”与月老前世“青衡”的爱情为主线,讲述了一个感饶爱情故事:
孟婆的前世是一位名叫孟清的凡人女子,而月老的前世则是名叫青衡的界仙人。两人在一次意外中相识并深深相爱,但这段仙凡之恋不容于地法规,因而遭到强行拆散。
青衡的转世被征召入伍,前往边关作战,留下孟清在家乡苦苦等待。连年的战火最终波及了青衡的故乡,孟清在战乱中不幸丧生。当青衡战后归来,只见家园已成废墟,爱人已逝。巨大的悲痛让他堕入魔道,化身为杀戮的战争狂魔,意图为孟清复仇。而死后进入地府的孟清,因无法忘怀青衡,选择留在奈何桥边担任孟婆一职,她的职责是督促过往的亡魂饮下孟婆汤,忘却前尘。她希望通过这份工作为因杀戮而罪孽深重的青衡赎罪,换取他能够重新进入轮回的机会。
时光流转,青衡带着对孟清几生几世的记忆,始终在寻找她。在今生,他们终于在奈何桥上相遇。此时的孟清已成为忘却前事的孟婆,而青衡却对往事记忆犹新。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一个名为妄城的地方,它位于忘川河之下,是那些因执念深重而不愿轮回的亡魂聚集之地。孟婆前往妄城执行任务,却遭遇了不愿喝汤的亡魂在鬼王修罗的蛊惑下发起的暴动。亡魂们抢夺了孟婆手中能开启冥界通道的灵石钥匙,企图返回阳间寻找牵挂之人。在混乱中,孟婆遇险,被一直跟随她的青衡所救,两人前世的记忆与情感再次被点燃。然而,修罗捉住了青衡,孟婆不得已用灵石交换了他的安全。获得灵石的反派势力开始进攻奈何桥。
地府的统治者冥王发现暴动,误认为孟婆背叛了她,于是将其抓回审问。青衡为救孟婆,接受了修罗的力量,与冥王展开大战。
大战过程中,一段被尘封的往事也随之被揭开:冥王(女性)与反派修罗曾经也是一对恋人,同样因为规的阻碍未能在一起,修罗被冥王镇压在妄城千年。他此次引发动乱,最终目的只是为了再见冥王一面,最终在相见后魂飞魄散。冥王被这份千年执念所震撼和感动,由此醒悟,并修改霖府的规则:允许有执念不愿轮回的灵魂,在忘川河中忍受千年之苦后,获得再续前缘的机会。
故事的结局是青衡因自身杀孽太重,为了赎罪,自愿成为月老,专为世间有情人牵线搭桥。而孟婆则为了能与青衡再续前缘,自愿坠入忘川河,承受千年的煎熬。影片在结尾留下了一个充满希望的画面:已成为月老的青衡,在姻缘树上看到了孟清的名字,预示着他们历经磨难的情感,在千年之后或许能迎来圆满。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m.xspsw.com)中国野史大甩卖闲时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