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历史文献还是民间传,黑白无常是两个常见的人物形象。
白无常名叫谢必安,他身形高瘦,肩窄腰细,走起步来轻缓飘盈,面白如纸,眉眼带笑,嘴角微扬,因他自缢而亡,所以有长舌垂至胸口。他身穿宽袖白长衫,腰系白棉绳,头上方顶高帽上用写着“一见生财”,手持白色哭丧棒。
黑无常名叫范无救,身材矮胖,肩宽背厚,四肢粗短,面黑如炭,眉毛斜挑成倒八字,怒瞪双眼。他穿的是玄色短衣,腰间系着宽宽的黑皮腰带,头顶方顶黑帽上题着“下太平”,手中握着黑色哭丧棒。
相传谢必安与范无救本是福州南台桥畔的结义兄弟,谢必安年长为七爷,范无救年幼为八爷,二人情谊异常深厚,是可以同生共死的异性兄弟。一日,二人相约桥下办事,途中突遇乌云密布,暴雨将至。谢必安提议返家取伞,叮嘱范无救在桥下等候。
不料暴雨倾盆而下,河水迅速暴涨。范无救本可离开避险,却因坚守与兄长的约定,始终立于桥下不肯离去,最终被汹涌洪水吞没。谢必安携伞赶回时,只见浊浪滔,兄弟已无踪影。他悲痛欲绝,自责不已,遂在桥柱自缢殉义。
二人魂魄至阴间后,其行为打动了阎罗王。阎王感念其忠义,特封二人为地府阴差,隶属城隍麾下,专司缉拿不法游魂、接引亡魂赴阴间受审。
在道教神谱中,黑白无常隶属「十大阴帅」,地位仅次于文武判官 。至明清时期,他们的形象进一步世俗化:《玉历宝钞》将「活无常」「死有分」列为地府鬼卒,负责催促亡魂投胎。
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文章叫做「无常」,里面有这么一段戏文:
大王出了牌票,叫我去拿隔壁的癞子。
问了起来呢,原来是我堂房的阿侄。
生的是什么病?伤寒,还带痢疾。
看的是什么郎中?下方桥的陈念义la儿子。
开的是怎样的药方?附子、肉桂,外加牛膝。
第一煎吃下去,冷汗发出;
第二煎吃下去,两脚笔直。
我道nga阿嫂哭得悲伤,暂放他还阳半刻。
大王道我是得钱买放,就将我捆打四十!
戏文中的无常因为怜悯之心,私放阿侄还阳半刻,却被阎王认为是受贿徇私,打了四十大板,这既讽刺了阳世间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也隐晦的指出阴间比阳间更公正严明。
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游览一下位于重庆市丰都县长江北岸的丰都鬼城,里面有个无常殿,殿内主塑黑白无常、无常婆及保山大王像 。白无常谢必安高瘦白面,口吐长舌,头戴「一见生财」高帽,手持芭蕉扇与铁索;黑无常范无咎矮胖黑脸,戴「下太平」方帽,执锁链与虎牌 。无常婆牵两孩童立其旁。
这里简单一下无常婆,无常婆名叫蔡梅,石柱县人,溺水身亡后与谢必安结为冥婚。其塑像牵两孩童,传是她阳间的外甥,体现了鬼也有亲情 。
丰都鬼城无常殿的楹联言道:「阳世奸雄,忍心害理皆由己;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这是奉劝大家与人为善,正直做人,否则道循环,报应不爽。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m.xspsw.com)中国野史大甩卖闲时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