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医衣哥

首页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娇悍嫡女有空间,连通末世养兵王 阳后在异界的修仙生活 潜行吧,姐姐大人[综漫+扭蛋] 斗罗2:病弱妹妹是团宠 闪婚蜜爱,年度第一宠妻 爆改朝堂当女帝,将军夜夜求独宠 娱乐圈之名门影后 百岁人生 影帝的锦鲤女配 下堂王妃开青楼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医衣哥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文阅读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txt下载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 - 好看的N次元小说

水气病脉症并治第十五1-3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老师:寸口脉迟而且涩,迟脉主寒,涩脉表示血不足;趺阳脉微弱而且迟,微弱表示气虚,迟表示寒。寒邪侵袭且正气不足,就会手足逆冷;手足逆冷,营卫之气就运行不利;营卫之气运行不利,就会腹部胀满,肠鸣声接连不断,气转至膀胱,营卫之气都很虚劳。阳气不通畅,身体就会发冷;阴气不通畅,就会骨头疼痛。阳气先通行而阴气未随之通行,就会恶寒;阴气先通行而阳气未随之通行,就会麻木不仁。阴阳相互协调,气机才能运行,周身之气一旦转动,邪气就能消散,邪气盛就会放屁,正气虚就会遗尿,这就叫做气分病。

【按】“名曰气分”之下,应当接上“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这十五字。

【注释】寸口脉迟表示有寒,脉涩表示血少,趺阳脉微弱表示气虚,迟也表示有寒。这是气血都虚弱,被寒邪侵袭,营卫之气运行不利,阴阳之气不通畅,所以出现身体寒冷、骨头疼痛、手足逆冷、腹部胀满、肠鸣、恶寒、麻痹、放屁、遗尿等症状。这是气血俱虚,寒邪内侵导致的气胀,所以叫做气分病。而下条阐明治疗方法,使用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为了温养营卫阴阳,发散寒邪之气。

【集注】程林:邪气消散必然从前阴或后阴排出,邪气盛就会从后阴放屁,正气虚就会从前阴遗尿。

尤怡:“微则为气”,是气不足,“寒气不足”,这里指寸口、趺阳脉都显示有寒,而且气血又不足。寒邪侵袭且正气不足,手足就得不到气的温养而逆冷,营卫之气没有源头而运行不利,因此脏腑之中,真气不充足,而外客的寒邪独自强盛,就会腹部胀满,肠鸣声接连不断,气转至膀胱向下输泄。“营卫俱劳”,是营卫都匮乏衰竭。阳气温养肌表,所以不通畅身体就会发冷;阴气营养内里,所以不通畅就会骨头疼痛;这里的不通畅,是因为虚极而不能运行,与邪气有余而壅滞的情况不同。阳气先通行而阴气不随之通行,阴气失去阳气的温煦就会恶寒;阴气先通行而阳气不随之通行,阳气就会单独阻滞而麻木不仁。大概阴与阳常常相互依存,不能分离,分离气机就不能连续,邪气就会留滞,不分离则上下交通,邪气就无法容留,所以:阴阳相互协调,气机才能运行,周身之气一旦转动,邪气就能消散。放屁、遗尿,是根据虚实不同而邪气消散的表现。称作气分,是寒邪趁着阳气虚弱,而在气分发病。

气分病,心下坚硬,大如盘子,边缘如同旋转的杯子,是水饮所导致的,用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

【按语】“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这十六字,应当是衍文,看心下坚硬的相关条文自然明白。“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这十五字,应当放在上条“气分”之下,文意才连贯,这正是气分病的治法,一定是错简到此处了。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麻黄 细辛(各一两) 附子(一枚,炮)

以上七味药,用七升水,先煮麻黄,去掉上面的浮沫,加入其他药物,煮取二升药液,分三次温服,服药后应当出汗,就像虫子在皮肤中爬行一样,病就会痊愈。

老师:疾病有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几种类型。风水病脉象自然浮,外在症状是骨节疼痛,怕风;皮水病脉象也浮,外在症状是足背浮肿,按下去凹陷没指,不怕风,腹部像鼓一样,不口渴,应当发汗解表;正水病脉象沉迟,外在症状是气喘;石水病脉象自然沉,外在症状是腹部胀满,不气喘;黄汗病脉象沉迟,身体发热,胸部胀满,四肢、头面浮肿,长时间不痊愈,必然会导致痈脓。

【注释】风水病是因为体内有水气,又外感风邪,风邪导致从上半身开始浮肿,所以面部浮肿,骨节疼痛怕风,这是风邪在经络肌表。皮水病是因为体内有水气,皮肤感受湿邪,湿邪导致从下半身开始浮肿,所以足背浮肿,腹部像鼓一样,按下去凹陷没指,这是水在皮肤之间,不是风邪,所以不怕风,因为是水湿之邪,所以不口渴。这两种病邪都在体表,所以脉象都浮,都应当通过发汗、解表的方法来解除病症。正水是水病在人体上部,石水是水病在人体下部;所以水在上部就会胸部胀满、气喘,水在下部就会腹部胀满、不气喘。这两种病邪都在体内,所以脉象都沉迟,都应当从下部、通过温阳的方法来解除病症。黄汗病,出汗的颜色像黄柏汁,脉象沉迟,明脏腑内有寒饮;身体发热,明经络外有伏热。因为有寒饮所以胸部胀满,四肢、头面浮肿;伏热如果长时间不解除,所以必然会导致痈脓。由此推断,可知黄汗病是体内有寒饮,体外有伏热,在体内熏蒸郁积,从土湿之化而形成。把黄汗病列在水病的门类中,也是因为它是因水邪致病而出现浮肿。

【集注】程林:风水与皮水类似,都属于表证,正水与石水类似,都属于里证。只是风水怕风,皮水不怕风,正水气喘,石水不气喘,这是它们的差异之处。

尤怡:风水,是水被风邪搏击,因为风邪而引发水病。风邪伤了皮毛,而湿邪流注到关节,所以脉象浮、怕风,而且骨节疼痛。皮水是水在皮肤中运行,在内与肺气相应,所以脉象也浮,不兼有风邪,所以不怕寒。腹部像鼓一样,就是《内经》中所的“鼓鼓然不坚”的意思。因为病在皮肤,没有影响到肠脏,所以外在有肿胀的形态,而内部没有气喘胀满的症状。水在皮肤的,适宜通过发汗来解除病症,所以:应当发汗。正水,是肾脏自身的水邪过盛。石水,是水邪凝聚而不运校正水,趁着阳气虚弱,侵袭到上焦,所以脉象沉迟而且气喘。石水,因为阴气过盛而凝结在少腹,所以脉象沉,腹部胀满而不气喘。黄汗病,汗出沾湿衣服如同黄柏汁的颜色,是因为湿热交结致病,而湿邪在热邪之外,湿邪偏盛于上部而阳气不能运行,就会身体发热、胸部胀满,四肢、头面浮肿,时间久了,湿热就会侵入内里,营气不通畅,就会逆于肌肉之中而形成痈脓。

脉象浮且洪,浮主风邪,洪主气盛,风邪与气相互搏结。若风邪强盛,就会发为隐疹,身体瘙痒,这种瘙痒的病症叫做泄风,病久不愈会发展成痂癞;若气强盛,就会引发水病,导致身体难以俯仰。风邪与气相互冲击,身体就会出现浮肿,通过发汗病症就会痊愈。若怕风,表明表气虚弱,这就是风水病;若不怕风,且便通利,是上焦有寒,患者口中多涎液,(按:“此为黄汗”四字,应当是衍文)。

【按语】“身体洪肿”中的“洪”字,应当是“浮”字。“此为黄汗”这四字,应当是多余的文字。

【注释】六部脉象都浮且洪,浮主风邪,洪主气盛。风邪与气相互搏结致病,如果风邪强于气,二者相搏发病,那么病偏于营分,所以发为隐疹,身体瘙痒,瘙痒是因为肌肤虚弱,风邪向外侵迫所致。这种病名为泄风,就是现在所的风燥疮,所以如果日久不愈,就会发展成痂癞。痂癞,指的是疥癣、疠癞之类的病症。如果气强于风,二者相搏发病,那么病偏于卫分,所以引发水气病,导致身体难以俯仰,也就是现在所的支饮病,表现为气喘、胀满、不能平卧。

如果风邪与气二者都强盛并相互冲击而发病,就会形成风水病,所以会全身浮肿。以上这些病症都在肌表,所以应当发汗,汗出之后病症就会痊愈。风水病若无汗,应当用越婢汤发汗,如果汗出且怕风,这表明表阳虚,所以要加附子。如果不怕风,便通利,不是表阳有寒,而是上焦有寒,上焦有寒,且同时患有水病的人,其口中必然会生出很多涎沫。

【集注】尤怡:风,是自然界之气;气,是人体之气,这些都是失去调和的表现。风湿相互搏结,风邪强盛,气就会随风邪侵袭肌体,所以发为瘾疹;气强盛,风就会随气鼓动水液,所以引发水病;风与气都强盛,二者相互搏击,水液随之泛滥,就形成风水病;通过发汗可使风邪去除,水液运行,所以:汗出病症就会痊愈。如果怕风,是表气虚弱;如果不怕风且便通利,是因为上焦有寒,不能约束津液,所以患者口中多涎液。

寸口脉象沉滑,表明体内有水气,面目肿大且有热,这种病症叫做风水。观察患者的眼睑微微浮肿,如同刚睡醒的蚕的样子,其颈部人迎脉跳动明显,时常咳嗽,按压其手足,出现凹陷且不能立刻恢复,这些表现都属于风水病。

【注释】这是承接上一条详细阐述风水病的症状与脉象。寸口脉象沉且滑,这是体内有水气的脉象表现;面目肿大,这是体内有水气的症状表现。如果体内有寒,脉象沉迟,那就是石水病。如果有热,脉象沉滑,就叫做风水病;观察患者的眼睑微微浮肿像蚕,如同刚睡醒的样子,人迎脉即颈部动脉跳动剧烈,时常咳嗽,按压其浮肿的手足,出现凹陷且不能立刻恢复,这些都是风水病的症状。

【集注】赵良:《内经》讲:脉象沉主水病,脉象滑主风病,面部浮肿主风病,眼睑浮肿如同刚睡醒的样子主水病,颈部动脉跳动、气喘咳嗽主水病。又肾风病,面部与足背浮肿,气短且时常发热,若伴有足背浮肿的,也病本在肾,名为风水。这些内容都出自《内经》。

程林:沉脉有向下的特性,滑脉有流走延展的征象,所以沉滑脉象表明体内有水。面部浮肿主风病,风邪郁滞在经络就会有热,所以面目与足背肿大且有热,叫做风水。《内经》:凡是有水病的人,轻微浮肿先出现在目下。水属阴,目下也属阴,腹部是至阴所居之处,所以腹部有水的人,必然会使目下浮肿。颈脉,指的是人迎脉,水邪侵犯脾土,颈脉就会跳动,水的根本在肾,水的标在肺,所以时常咳嗽。用手按压腹部,随手而起,这属于水胀病,就像按压水囊一样,必然随手而起。现在风水之邪搏结在手足足背,在肌肉之间,按压后水邪散开,一时不能聚集,所以出现凹陷且不能立刻恢复。

风水病,脉象浮,身体沉重,汗出且怕风,用防己黄芪汤治疗。若伴有腹痛症状,则加用芍药。

【注释】这是承接上条关于风水病的内容,详细明其症状,从而明确治疗方法。风水这种病症,是外有风邪、内有水气。脉象浮且怕风是风邪所致,身体沉重、浮肿是水气所致。汗出表明表气虚弱,所以使用防己黄芪汤,通过固护肌表来驱散风水之邪。如果有腹痛症状,就加入芍药、甘草来调和中州。

防己黄芪汤方(见湿病篇章郑)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m.xsp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闲时书屋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当王者英雄进入影视世界 重生成犬,跟随饲主混编制 贪财夫郎要追妻 守护甜心:今天也要开开心心 算之道 新夫上任,早安老婆大人! 网游之位面 暗体 上门女婿都市至尊 十光尽头有八九 幽鬼翻盘靠谱么 血变乾坤 救了我的命,就留在我家当姑爷吧 无理的等待 九子天魔之魔在人心 快穿:普女万人迷修复崩坏世界 我在地狱游戏里当卧底 仙魔神圣 我叫赵出息 凤鸣令·夫君不好惹
经典收藏 盛京第一娇娇女 毒宠法医狂妃 他太野 快穿:反派美人训狗大赏 这次绝不会错过你 人在网王,开局给手冢国光上一课 惊!落魄千金带满级马甲重回豪门 千金重生之圣手魔医 穿成妖族太子后,美人师尊日日宠 龙王令之渔歌 斗罗:穿成唐三姐姐后我封神了 和马嘉祺结婚了 围城风云 宝可梦:盘点小智高燃神兽战斗 重生之天后十八岁 谁敢惹首长的小甜心,灭他全家! 快穿之大佬的横行霸道指南 被她白嫖后,暴戾王爷要挥刀自宫 大秦:白粥榨菜,我竟成国师了 海贼:黑暗斯摩格,绝不三连跪
最近更新 假千金真团宠,少帅偏爱到极致 盛唐奇幻录 八零重生,陆教授的乡下媳妇变了 锁情扣 自带空间的天才女娃 替嫁被判流放,反手坑仇家上路 穿越改造男女的身高体重 穿越兽世,大蛇他粘人又小气 八零炮灰随军后,冷面糙汉超难顶 重回九零,我只想赚钱 煞妃来自地狱!诛邪祟,夺凤位 鬼王追妻欲罢不能 美漫,无限降临 流放后,炮灰拐了星主大佬当男友 王爷受伤后神医王妃带兵出征了 武力值爆表!清冷美人是满级大佬 为奴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 明日方舟:凯尔希的哥哥越狱中 被判无妻徒刑,傅总拿着孕检单哭疯 卧底回来后被病娇抱回家了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医衣哥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txt下载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文阅读 - 好看的N次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