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

困冬忆M

首页 >>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 >>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唐风华路 三国:重生赵云,桃园五结义 大唐之九子夺嫡 华夏先祖屹巅峰 牧唐 朕都亡国了,千古一帝系统才来? 穿越反派皇帝的我碰到重生女主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超级悍匪系统 御赐监察使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 困冬忆M -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全文阅读 -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txt下载 -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86章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到时候只要上奏洪武皇帝,请旨赐罪名即可——欲谋逆造反,诛九族,没家产!想想就觉得无比舒畅过瘾。

目前朱英正驻守应静候佳音,期待能有一次抄家的机会大快朵颐。

洪武十六年的四月夏末时节。

正是明军自漠北班师凯旋之日。

这一次江畔迎归的场面比朱英之前的那次还要热烈无数倍。

就算用“人山人海”

也不足以形容其壮观程度,可能“万众云集”

勉强能贴切一点。

一艘接一艘巨型战舰首尾相接连成长龙顺江而下,遮蔽江面仿佛连空都要遮住。

在数以万计的大明子民注视之下,这些宏伟战舰逐渐靠岸,放下船锚,伸展跳板。

征东大将军魏国公徐达一马当先踏上跳板走下战舰。

在他身后依次是征东右将军燕王朱棣、水师大都督信国公汤和以及宋国公冯胜等文臣武将紧随其后步履沉稳地踏上陆地。

岸边百姓看见这些身披铠甲的英雄们风采赫赫,立即欢呼呐喊起来。

\"将军威武!”

“将军威武!”

“将军威武!”

徐达等人含笑注视着这一幕,就在他们刚刚踏上岸离开跳板的瞬间,四周突然浮现众多身披金甲的金吾前卫士兵。

与此同时,子的大纛也映入眼帘。

大纛之下站立着身穿明黄色蟒袍的大明皇太子朱标,以及他身后跟随的一众文武大臣。

看到此景,徐达等人急忙加快脚步,走到朱标前方一丈处,齐齐单膝跪地并低头拱手高呼: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同样的呼声连续三次响彻。

朱标面带和蔼的笑容,连忙走向他们身前伸出手将他们一一搀扶而起。

\"你们各位都是我大明的功勋之臣,不必过于拘礼,请速速起身吧。”

听到这话,徐达等人也没有过多拘泥,毕竟朱标并不像他的父亲朱元璋那样威严。

众人在他面前相对较为放松。

随之站直身体后,徐达微笑开口道:

“多日未见,殿下的气宇更加非凡。

刚才看殿下站在大纛之下时,我还错以为是陛下亲自到来。”

“哈哈,魏国公这话可千万别在父皇面前提及。

若是被他知晓,孤定又免不了一顿训诫。”

朱标半开玩笑地回应。

听闻此言,众人都微微露出了笑意。

试问当今之世,谁人不知朱元璋对朱标的厚望?那可是尽其所能予以培养。

从朱标的教师阵容便可窥知一二。

在文方面,有曾任大明第一任丞相的韩国公李善长、前朝儒学泰斗宋濂等人教导。

至于武功,则是由大明首屈一指的开国功臣魏国公徐达,以及追封为第一位王爵的常遇春——尽管是死后追封——但他于朱元璋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换言之,无论文臣武将中的翘楚皆担任过朱标的授业恩师。

况且,原配逝去的太子妃常氏乃是常遇春之女。

等于是朱元璋直接将兵权送到了朱标的手郑

拥有如此权威而不受皇帝猜忌的太子,大概只有朱标而已,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朱标转移了视线,落到了他的四弟朱棣身上,笑着向其示意挥手,道:

“四弟从沙场归返,似乎愈发壮实了。

过来让兄长近观一下吧。”

闻讯后,朱棣满脸骄傲地迈步至朱标身前,给予兄长兼太子朱标一个结实的拥抱,兴奋地道:

“大哥啊,这回出征真是爽快至极!你可不知晓那些高丽和蒙元敌军被我击打得如何溃败呢,那是一片狼藉之势啊!”

伴随耳畔朱棣豪气的声音传来,朱标笑着使劲拍打了一下他的后背,言道:

“好,确实不愧是我的兄弟。

日后由你戍守边疆,大哥自是安心无疑!”

“哈哈哈……”

朱棣大笑声间缓缓松开了双臂,与朱标对视之时,眼中饱含真诚满溢的兄友之情。

\"只要你在位一,我永远做为你驻防北境的忠将。”

朱棣的此话完全是出于心肺之间的真情实感,这也是朱标所信任的。

\"很好,大哥相信你,就该如此。”

朱标再次轻轻拍了他的肩膀几下。

稍顷之后,他的目光巡视在众人之间,并开口道:

“父皇已在奉殿前设好了庆功之宴,诸君便随同我一同前往吧。”

听后,徐达及众僚纷纷躬身抱拳应道:

“臣等感谢陛下盛情,感激殿下好意。”

“呵呵呵,今日就当畅饮一番,不醉不归,直至黎明如何?”

朱标笑容依旧。

\"既是大哥吩咐之事,我们焉有不依从的道理。”

朱棣在一旁附和着。

\"理应如此,我们也许久未经历这般痛快淋漓的大战了!”

一想到把那如同跳梁丑的高丽灭国,将那不断觊觎我大明领土的北元打得再一次损兵折将退回北方,我就恨不得畅饮三三夜啊哈哈哈!”

徐达仰头狂笑。

\"算了吧你这个徐黑子,还想喝三三夜?你两坛酒都撑不住,估计顶多一个时辰就倒下了。

殿下周全让属下陪着您痛饮才是正事!”

汤和道。

\"嘿,你这个汤大臭嘴,你竟敢看我?我看你是皮痒了!来来来,今我倒要瞧瞧你有多能喝。”

“唉唉,你们这几位老人家在折腾什么?我冯胜都没吭声,你们急个什么?”

“哼!”

“切!”

“就你冯麻子那样的酒量也好意思吱声?难道忘了那在策侯家酒楼出的大洋相?”

“对对对,没那个本事就别在这掺合了,去凉快地方呆着吧……”

“你!你们!”

“哈哈哈,好了诸位,大家都喝!今孤陪各位将军一起尽兴便是!”

“正好,出发吧?”

“走,宫里父皇还等着咱们呢。”

“对,上头可不喜欢人迟到。”

不一会,在几饶疾驰之下,奉殿已经出现在眼前。

只见朱元璋高坐在奉殿前那张巨大镀金龙椅上,仿若正在召开大朝会。

一行人大步走到十二道雕龙石板之前,单膝跪地拱手,大声山呼:

“微臣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上方朱元璋听罢,笑盈盈地从龙椅上站起身来,健步如飞地走下台阶来到众人面前,一把将他们扶起,又重重拍打每个人肩膀。

\"你这徐黑子,怎么又变黑了哈哈哈,不错!这次接连击溃高丽、北元,给咱打出了大明军威。”

“嘿嘿,哪敢坏了陛下威名呢,不过高丽这场灭国之战也非全是我们的功劳,策侯定下此良机功不可没。”

徐达抱拳笑道。

\"呵,果然越老越精。”

朱元璋表面这般调侃,但脸上难掩喜色。

\"汤大臭嘴,你不该安安心心当你的海师大都督,怎跟他们去北边打那些北元蛮子了?”

“陛下,这可不能怪我啊!谁让他们欺人太甚,还想着趁着我们与高丽开战之际偷袭背后!我自然不肯容忍,直接带兵杀到他们老家去了!”

汤和委屈加不平地解释。

\"行吧,有理,咱就不再责备你了。”

朱元璋挥手而笑。

随后转而低声道:“老四。”

“儿臣在。”

朱棣恭身拱手。

\"还算争气,没给我丢脸,是咱朱家子孙该有的风范。”

朱元璋面容沉稳地道。

\"儿臣谢父皇夸奖。”

朱棣满心欢喜,心里明白老头不过是不愿当着大家过分表露罢了,但实际心底还是为他自豪。

\"冯麻子,你也不错。

咱听神机营在你带领下战场上作用不,打得敌人叫苦连啊。”

“这还要多谢陛下交付重任,都是陛下英明的结果。”

冯胜利落辞令地道。

\"嗯嗯,还是你这张嘴厉害。”

朱元璋笑着轻轻点他一下,随后严肃目光扫视众将。

\"这一战,先破高丽,再讨北元,捷报频传,可谓大扬我大明国威!咱向来不是肚鸡肠之人,至于封赏之事,后面再。”

“好了,各位,咱们开始吧!敬酒!享用美肉!”

朱元璋高声宣布。

\"哦吼!敬酒啦!”

“陛下,您今必须陪我们几个兄弟喝个尽兴才行,我们在战场上熬得难受。”

“哈哈哈,咱倒是怕你们加起来也斗不过咱,若是酒局太无趣,可就辜负了咱的期待!”

“快来快来,速速上酒!”

喜欢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请大家收藏:(m.xspsw.com)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闲时书屋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我只想混宗门补助,可她们非要拜我为师! 快穿:攻略对象是白切黑怎么破 洛蓝的西游记 奇异录在民间 权臣白天冷冰冰,晚上夺我入帐 我是自己的妹妹 地球毁灭后,我被选中成神 末世危机封学长的霸妻 少年歌行:绝世雷门 无限异常管理局 恶毒炮灰娇养帝国元帅后,爆红了 逆命仙途 榴实图记 吻上你的心 少年帝国 我的星辰大海从黑科技开始 玄门崽崽被全网爆宠了 聘金3亿,BOSS惑妻无度 末日降临之重现上古 东京打铁录
经典收藏 大明:开局拜朱重八为义父 官居超品 明末之我为慈烺舅哥打天下! 流放皇子,打造现代科技帝国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十国藩镇 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 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 架空:从抽卡开始争霸天下 英雄联盟之最强王者 魂穿汉末:再铸大汉辉煌 三国:吾乃西凉统帅 大唐门阀 明末之白衣天子 这次由我南中主蜀汉,续命五百年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英雄联盟之最强神话 重生镇北王世子! 牧唐
最近更新 荒野种地,把自己种成了护国将军 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 异域使命 大唐之超级商城 大秦:我爷爷是秦始皇 请,卸甲!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天命败家子 我在模拟中瞎玩却发现模拟是真的 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穿越贞观,六岁的萝莉想嫁给我 宋吹 权香枭婿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只求道心通透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 困冬忆M -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txt下载 -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最新章节 -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