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正在写东西的时候,杜茂进来禀报“爷,毕懋康大人、徐光启大人、李之藻大人和杨廷筠大人应约前来!”
我的第二团来了!朱由校很是兴奋。
几人正站在庄门口,看着众人热火朝的修建围墙,和正在清淤的河道的现场,几人不禁感慨“皇长孙真的是授聪慧,如此精妙的机械至少省力一半”
“这几组滑轮组合简直是工之作,我怎么没想到呢?”
“殿下请几位大人觐见。”杜茂因学习成绩远超众人,得以随时伺候着朱由校。
“朱由校坐在炕上正在整理着什么,“臣等参见皇长孙殿下!”几人按照礼仪跪下请安。
“几位老先生请起,折煞由校了!”朱由校急忙让赐座上炕。朱由校专门把一排房间打通做了一个凹型的大炕,自己做上首,身后的墙上是一块大黑板,盖着幔布。身边左右都是书架,两侧就留着十来个位置。炕桌和放腿的坑洞,里面还可以加泡脚盆。
这可是比自己家里的还要好,看来皇太后和陛下是真的喜爱这个孙子辈,宫里和大臣都没改造完呢,这边都做的这么好了。
“想必几位大人都收到了由校的问题,不知几位先生能否为由校解惑啊”朱由校在吩咐人上茶后问到。
“这个吗?我等只知道应用,也暂时没有办法给殿下解惑。”几人有些惭愧。
“难道你们信奉的主教也没有相关理论吗?万能的主也没给你们解释吗”朱由校漫不经心的问到。
“这个,这个。。。”作为封建王朝的臣民信奉一个夷饶教会,几人还有些窘迫。殿下居然知道主教的教义?!
“其实我等先辈早已知道我提出的问题中的应用,迫于无法组织语言表达出来。比如这个”朱由校拿起两个磁铁“为什么相同的两块磁铁,会吸到一起,翻过去其中一块,就会排斥推开?为什么司南针永远指着北方?”
“为什么冰面上可以推动巨石?抹上油脂的轮子会更加省力?”
“为什么使用滑轮可以省力?更多的滑轮能省多少力气?几位先生进庄前看到了吧”朱由校指了指庄口的方向。
这些问题就是朱由校悄悄让人送到各人府上请教,过几后以答案相诱,严格保密之下才悄悄请人过来。毕竟现在的朝堂,不用上朝请个假就是了。
“其实他们就是最简单的格物问题!就是力学!力气的力!”朱由校拿起手上的册子,让杜茂递给几位先生。
看到之上画的简单的力学示意图,几人豁然开朗,激动的有些颤抖起来。“殿下真的是聪慧无比,几句话解开了我等的疑惑。”几人感慨道。
“解惑不敢,只是打破禁锢,指明方向罢了!”朱由校不无自夸的到。“我也不是很懂,只是将授聪慧传播给你们”
授聪慧?皇家真乃授?为什么以前的皇帝没有这种知识和觉悟啊??
“其实老子曰: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已经明了,人其实对于地来,与其他的动物,花草无异。只是我等祖先能够运用自身长处,学习,总结规律,进步,从万物和自然中学会用火,制衣,制造武器,立于万物之巅。”
“殿下的太好啊,学习、总结、进步!这几个用词,如同晨钟暮鼓!振聋发聩啊!”徐光启拍桌叫好。
“因为几位先生,跳出了现有的认知圈子,能够主动从夷饶知识得到启发,并学以致用,所以由校愿意神授之学教给众位先生。”
“除了太后和皇爷爷外,没有人知道我上月生病后得到太祖梦中授学,传授仙界知识,以强大我大明朝!尔等可能保密?!”
看着手中的册子,对于知识的渴望,对于皇权的敬畏,众人急忙跪倒在炕上,“臣等必然死守秘密,效忠殿下!”
“夷人一直觊觎我大明领土,财富和几千年传承的知识,苦于隔着漫漫大陆和汪洋大海,打不过就以做生意为由刺探机密,以后对于夷人要多加心,不要让人学去仙人知识!牢记一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臣等牢记!”
“几位先生对于朝中现状应该很了解,也无心俗务,不如来这里专心研究询问,日后学成且时机成熟再报效朝廷,造福万民!”朱由校抛出了诱饵。
“臣等愿意,谢殿下授业解惑!”几人再次跪拜。
“其实传承的各行各业都是发现某个自然规律,然后加以应用形成的产业!举个例子,就是我等坐下的火炭,为什么同样是木头,制作成炭后反而比直接烧木头要时间更长。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探究的!学以致用才是我找来你们的重要原因。”
“我等一定潜心研究,早日总结出规律!”徐光启当仁不让。
“我们一起去隔壁看下我教授的学生。有什么好的建议请先生不吝赐教!”
看着黑板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公式,几人忍不住上前仔细揣摩,和自己的知识做着对比,时不时拿着桌上的卷子探讨起来,看着隔壁统计的成绩表和曲线图,更是喜出望外,如同海绵吸水一样饥渴的学习着。
“走,几位先生随我去看看我种植的作物”
几人依依不舍的放下手上的纸张,跟着来到后面一个大院,里面的几分地里正是三宝的种苗。
“我从太祖爷所授得知,这几样作物是高产作物,可以在某些地方和某些时候代替夏麦秋粟,提高产量,缓解饥荒!”
“果真如此?那将是万民之福啊!”
“民以食为,所以我才让人专门整了一块地来试验!”
“我观仙书中所讲,地间万物,优胜劣汰,脑子中有一个想法,你看这些秧苗,一代一代的人工选择,改变培育,才有今亩产2-3石,南方甚至有4-5石,只是苦于自身的条件和认知,能否可以进行大量杂交试验,进行统计总结,培育良种呢?提高亩产!”徐光启连连点头。
“此外,我正让人去钦监收集历朝历代的灾,准备统计出来,总结某些规律提前准备赈灾!”
杨廷筠一拍手“我刚才看到殿下的统计表格,就有类似的想法,古人对于文地理有所统计,但没有这么让人一目了然,豁然开朗的表述方式,臣愿意为殿下效劳。”杨廷筠本就对文、地理很是喜爱,当即表态。
除了晚上的接待,几位明朝大佬都是热火朝的一顿讨论,连晚上都是抵足长谈,后半夜才睡去。
第二一早,朱由校送到庄口,几人急着回去辞职,就依依不舍的离开,路上还在不停的讨论,十分兴奋。
喜欢我的日月山河请大家收藏:(m.xspsw.com)我的日月山河闲时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