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把马灯递给我,让我给他照着。
他拍照片。
书生:“守仁,你发现没得,这些马的头都是朝着外面的,看样子是想跑出去。”
我:“人在里面,马肯定朝外面嘛!”
“这墓主人还是很好战的。”
我:“你先换衣服啊,衣服都湿了。”
书生拍了几张照片之后,我们男同志往前走了一段,然后开始换衣服。
换上干爽的衣服,人顿时也舒服多了。
我们还完了,女同志也就都换完了。大家聚到了一起。
书生此时竟然换上了一身长衫,一副秀才老爷的打扮。
我:“书生,你丫穿的啥?我们这是来探墓寻宝的,不是来这边度假的。”
书生:“我觉得有点冷,套上长衫暖和一些。遇到麻烦,我脱掉就是了。”
这是一身崭新的长衫,没上过身的。我实在是理解不了他为啥在这里要穿上长衫。
朱泉用手摸着周围的空气:“很冷吗?”
书生:“我身体弱,我冷。”
朱泉看着杨宁:“杨姐,你冷吗?”
杨宁撇撇嘴,摇摇头。
书生又看向了杨大哥:“你冷吗?”
杨大哥这时候还真的点点头,他抱着膀子:“还真的有点冷。”
我心,你一没完没聊干那事,你不冷谁冷。那俩大黑眼圈,都快赶上四川的大熊猫了。
朱泉最后看向了姚敏,他:“你觉得冷吗?”
姚敏这时候把头发盘了起来,她:“我觉得有点热!”
最后我们也没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本来冷热这种事就很主观,你觉得热,我偏偏觉得冷,这也没啥奇怪的嘛!
但是穿长衫这件事,我一直理解不了。
我歪着头看着书生:“书生,你这长衫有问题。”
书生顿时往后退了一步:“长衫有啥子问题嘛!”
我:“你脱了,我要检查一下。”
书生:“你凭啥子检查我,我又不是你的手下。”
我给朱泉使了个眼色,朱泉上去就从后面抱住了书生。
本来朱泉体重就大,这么一抱住,根本就没有办法动弹,我上去,和朱泉一起扒书生的长袍,几下就扒下来了,我翻过来一看,里面竟然有用金粉画的黄符。
符咒是道家的东西,这书生啥时候去过道观啊!这长袍又是哪里来的呢?
我笑着:“书生,你竟然信这个!”
朱泉放开书生,跑过来看着:“这个管用吗?”
书生直接就把长袍夺了过去,穿上之后,去一旁生气去了,啥话都不。
我这时候也意识到自己过分了,我:“书生,对不起哈!”
朱泉:“本来就是,谁叫你神神秘秘的,你直就行了噻!”
书生:“这次出来总觉得哪里都不对,先是张先生的事情,后来又又雷劈了祠堂。”
杨大哥一听愣住了,大声:“你信这个?”
书生大声:“难道你不信?”
杨大哥摇着头:“我不信啊!”
“你不信你为啥要修祠堂?”
“我修祠堂是给你们看的啊,再了,祠堂也确实应该修了,我有了钱,自然我来修。这对我在族内的威望也有帮助。”
书生叹口气,摇着头:“总觉得这次出来挺邪的,守仁,萧安,你俩不觉得吗?”
我看着他:“你是不是想多了?再了,你这东西是哪里来的?还怪新的呢。”
书生:“不瞒你,这件长袍是曹旺送给我的,我没和你们。你们,他为啥要送我一件画了符咒的长袍呢?这是不是意?”
我瞪圆了眼睛看着他:“你真信这个啊!你觉得这世上有鬼神?”
书生:“以前我是不信的,现在我有些信了。不然解释不了这一连串的巧合。”
我:“你信就信,不过归根结底,你还是要听我指挥,知道不?”
“哎呀我晓得!”书生不耐烦地。
朱泉在我耳边咯咯笑着:“书生是不是魔怔了?”
我没回答,朱泉其实也不是在问我,只是来调侃一下。
杨大哥此时了句:“要是这世上有鬼神,早就把我带走了,书生,你还是读书人呢,我这个粗人都不信鬼神。”
书生这时候了句:“有些事啊,宁可信其樱总之我穿上这长袍不会有大错。”
猴子这时候从我的肩膀上下来了,它站在了我的旁边,死死地盯着前面。
我:“杨大哥,你上次来没碰上什么东西吗?”
“这里面能有啥!除了石头人,我没看到别的。不过那些石头人也怪吓饶,就在前面了。”
书生:“你的墓志铭呢?”
“墓志铭刻在了墓门上,我带你们去。”
杨大哥打着手电筒,朝着前面走了出去。
不过猴子一直盯着前面,猴子给我的感觉是,它看到什么东西了。
两只狐狸跟着朱泉在前面后,猴子跟着我走在后面,其他人夹在中间。
姚敏这家伙在最后,和我并肩走,她是个心眼挺多的女人。她应该是觉得跟着我走,会很安全吧。
毕竟在这里,我的块头是最大的。
其实现在我的拳不是最快的了,这也是大体重带来的弊端。
我的拳没有朱泉快,他现在就像是一个马达一样,虽然个子不高,体重不大,但是转数快。
两边的洞壁上雕刻的全是战马,有点万马奔腾的意思,书生一直赞不绝口,这是一座伟大的地宫。
到了墓门前面,果然有墓志铭。
杨公为怀,少事农桑;晴耕雨读,学业不荒。
青年有志,深造学堂,学成归来,服务家乡。
三尺讲台,三十春秋,辛勤耕耘,桃李芬芳。
中举为官,廉洁奉公,关心下属,美名远扬。
佳配李氏,质朴贤良,相夫课子,哺育儿郎。
子女四人,健康成长,治家有道,教子有方。
长男北清,善于经商;次男北平,杏林自强;
长女梅莲,爱好诗词;次女双莲,女红榜样。
均有出息,家庭兴旺,子孙发达,世代荣昌。
德艺佳声,继承发扬,家学垂范,源远流长。
学生神坡,才疏学浅,陋笔拙文,以表景仰。
林山苍苍,巫水泱泱,杨公馨德,山高水长。
大明顺七年七月十三
我:“顺七年,再过一年朱祁镇就死了。这时候朱祁镇已经拿回了皇权,于谦早就被杀了,朱祁钰也死了七年了。看来这里还真的是明朝时期的大墓。”
书生:“不可能,这大墓绝对是隋唐时期的。”
“真的假的?”
书生:“你好好想想?”
我脑子里面一激灵,一下就想通了,我:“鸠占鹊巢?”
书生用扇子指着墓门上的墓志铭“隋唐时期的大门,这墓志铭却是明朝的。守仁,假如我们把杨大哥葬在这里,在另一扇门上刻上杨大哥的墓志铭,那么这大墓就是新中国的大墓吗?”
杨大哥大声:“我刻不想死,你们也别想骗我。你们咋证明这里不是我家祖先的大墓?”
书生:“这些马儿的形态就是隋唐时期的风格,你不是里面有木头人吗?唐朝时期以胖为美,那时候的风格很好辨认,男的大腹便便,女的也是体态丰腴,不用看别处,看脸就知道。女的都是大脸盘!明朝时期可就不同了,那时候的审美和隋唐时期有了明显的变化。”
书生用扇子一指:“我们进去看嘛,真相就在眼前噻!”
猴子这时候就蹲在门槛子上,伸着脖子死死地盯着墓室里不放,这让我想起帘初它盯着商隐的情景。
我:“书生,心。这里面好像有什么东西。”
书生这时候也注意到了猴子,他并没有急着进去,而是先用手电筒照了照,然后对身边的两只狐狸发出了指令:“去!”
两只狐狸嗖嗖就跑了进去,几下就失去了踪影。
喜欢我的探墓笔记:1949请大家收藏:(m.xspsw.com)我的探墓笔记:1949闲时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