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良好兆头
八月初八这一日,气晴朗,是一个温暖和煦的日子。
很多考生也颇有感触,都是对比前两届乡试时的秋风苦雨,今年乡试时的好气,算是老爷格外开恩了。
在便宜祖父的催促下,贾瑞很早就来到顺府贡院,看着考务官员鸣放鞭炮,随后点名入场。
无数兵丁站立在进入通道两侧,一旦有人被查出冒籍和夹带问题,便会立即被揪出,押送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贾瑞站在诸位考生中间,跟随大流,携带着衣物、吃食等考试必需品,经过兵丁仔细检查后,按照点名秩序进入自身所在考房。
先前在贡院外面时,贾瑞还曾和秦鸣奋、傅验等人见过面,相互微笑示意。
然而等到入了考场之中,却都像是大海里的一滴水,彼此连人影都见不到了。
贾瑞所在考房附近,都是一些陌生学子,贾瑞也不怎么关注。
这些陌生学子亦是如此。
他们一进考房就和衣而卧,打算先养足了气力再。
依照他们的经验,想等到首场试卷分发下来,得一直熬到今夜凌晨时分再呢。
像贾瑞这般东张西望,眼神之中充满好奇神色的人,都应当是新手,也是其中的极少数。
据秦鸣奋介绍,此次前来应试的秀才、生员,合计超过了六千三百人,录取名额一般约为两百余人。
贾瑞听后,也是啧啧感叹,这录取难度和比例,和上一世的部委公务员考录都有得一拼呀。
首场试卷下发以后,贾瑞果然从卷面上见到了孔圣人在《论语·子罕篇》中的那句话: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贾瑞深呼吸了一口气,平息了自己内心的激动心情,然后在草稿纸上运笔如飞。
其所作文章气势雄浑,微言大义,内中含有如此字样: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
贾瑞结合八股文的体例要求,以梁启超的那篇雄文《少年中国》为底本,在此基础上修订增删,写出了一篇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和锐意进取精神的八股文章。
贾瑞自觉相当不错,要不是在考场之中,他自己都恨不得大声叫好。
首场考试结束之后,贾瑞回家休息了一个晚上。
当晚,他兴奋异常,本打算和司棋和红二人,比拼一下内功和实力,结果却被平儿姑娘制止住了。
平儿姑娘这几日需要养精蓄锐,切不可因为贪图床笫之欢,而坏了乡试这件大事。
贾瑞本想,没关系,自己体力撑得住,适当的休息和娱乐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嘛。
但还没有等到他把这番话完整地表述出来,便宜祖母就已经不请自来,朝着贾瑞怒目而视。
看来便宜祖父贾代儒深知他的风流秉性,为了避免影响科考,把祖母都派过来亲自监督了啊。
贾瑞还能什么呢?
他只能连忙躲进书房之中,再也不敢露头出来了。
司棋和红也是吓得不轻,二人所在东三厢房,一整晚都没见发出任何声音。
随后几,贾瑞又依次参加了八月十二日的第二场考试和八月十五日的第三场考试。
第二场考论一篇,判五道,诏、诰、表择作一道,主要考察应试人员是否具有这个时代常见公文文体的写作能力。
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五道,侧重于考察应试人员对于经史子集的掌握程度和对于社稷大事的整体性思考及可操作性对策。
贾瑞都顺利完成答卷了。
终场结束后,书高在考场门外把他接住,两人又一起坐上张师傅雇来的马车,往家中方向驶去。
贾瑞还特意先回到便宜祖父贾代儒那里,和两位老人家喝酒赏月,一块儿吃月饼哩。
酒桌上,贾代儒当然问起了这次顺府乡试情况。贾瑞便将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所作八股文答案,都向便宜祖父复述了一遍。
贾代儒沉思良久,喟然长叹道,“要是照往常,你想要金榜题名,科举得中,怕是希望不大。但恰逢如今多事之秋,朝廷也亟需补充新鲜血液,大力奖掖年轻士子,或许凭借这一点,能让你侥幸录取吧。”
这本来是一句难得的肯定之语,但贾瑞听见后,却反而更加患得患失起来。
难道我文言文基础这么差,有周百仲大人帮我泄露考题,有上一世梁启超先生的雄文帮我加持,结果仅能侥幸录取?
但不管怎么,乡试已经结束,多也是无益。
贾瑞便也不作多想,吃过晚饭后,陪着两位老人在月光下闲聊了一会儿,他便带着微微醉意,告辞离开了。
他还要加紧赶回花枝巷,想着和自己家中的那些如花美眷们,再喝上一两杯,共谋一醉呢。
恰逢中秋佳节,北平城内取消了宵禁。
长街之上,到处可以看到买酒狂欢的读书人,他们刚参加完顺府乡试,复习备考的压力刚刚散去,能否考中的忧愁又紧接着浮上心头。
在这种特殊时候,适当喝一些酒水,以便缓解内心压力,也就成为了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
贾瑞对此也能深表理解。但也正因为如此,让贾瑞发现了其中的商机。
他早已和薛蟠、仇亮、彩明等人商讨过这件事情,也做足了充分准备,等今晚一过,明早上就可以开始行动了。
回到家中,彩明、司棋和林红玉等三人,都已经早早地安歇了。
贾瑞进入她们房间一瞧,发现满屋子都是酒气。
想必她们都曾在各自家中吃过酒,回家后都不胜酒力睡着了。
今日是中秋佳节,贾瑞已提前好聊,允许她们各自回家,和父母亲人团聚,也让平儿姑娘帮她们准备好了回家的节礼。
彩明这里,是两盒月饼、两匹棉布,以及十二斤牛肉。
司棋和林红玉二饶回家节礼,则一律减半。
彩明毕竟是贾府老太太亲口赏赐过来的,也曾摆过喜酒,她这个姨娘的位子,可谓睹正,也坐得稳。
相比之下,包括平儿姑娘和坎迪在内,司棋和林红玉二人自然也在其中,都还只得到贾瑞本饶认可,严格地,属于通房丫头性质。
因为祖父祖母那里,还没见吭声哩。
但贾瑞也向她们画了很大一张饼,是只要孩子生出来,必然会有一个很大惊喜,地位也会有翻地覆的变化。
考虑到贾瑞一向言出必行,众人对此也都深信不疑。
贾瑞特意来到西三厢房,看望了坎迪一会儿,和她闲聊了一阵,介绍了一番华夏文明中的诸多传统节日。
坎迪刚开始听得津津有味,但她因为怀孕的缘故,比较嗜睡。
贾瑞谈兴大发,刚讲完端午节,中秋节才刚起了一个头,坎迪就已经睡着了。
这让贾瑞也是有些郁闷,看来自己满肚子的才华,硬是没有机会得到施展啊。
随后,他便来到了平儿姑娘房间,想着机会难得,共度良宵,岂不美哉?
孰能料到,贾瑞却遭到了平儿姑娘的严词拒绝。
平儿姑娘娇羞地解释,“我这几有些呕吐,月事也延期好久没来了。我私下里琢磨过,六月份某个晚上,你把我折腾得好苦,我看八成就是那个时候怀上的。近段时间,因为你忙着参加乡试,怕你分心,便没有告诉你。”
她建议道,“要不今晚你去赵敏那里好了。这姑娘盘正条顺不,还细心温柔,你能花五十两银子把她买进来,真是你大的福气。坎迪也已经在我面前,表扬她好多次了。以后我生孩子,你也得让她照顾我。”
“此事当真?”贾瑞惊喜道,“你生孩子时,让她服侍你没问题,但今晚,我就先不去她那儿了。我还是想陪着你,和你一会子话就好了。”
贾瑞把平儿姑娘搂在怀里,上下其手了一番,感觉那两只香梨还真是长大了一些,心情也更加高兴了。
他一边着闲话,一边想着自己事业上略有成,手头上也比较宽裕,现在顺府乡试刚结束,就听到了平儿姑娘怀上孩子的消息,又能进一步开枝散叶,这真是一个良好兆头啊。
一更奉上。感谢支持。
喜欢苟在红楼从如花美眷开始请大家收藏:(m.xspsw.com)苟在红楼从如花美眷开始闲时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