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仓号早就回来了,正停泊在码头边。
所以当紫气号靠岸时,冯家凌已经站在码头上等候了,与之一起的还有满脸笑容的李厂长。
他们刚下船,李厂长就迎上来:“怎么样,还顺利吗?机器没啥问题吧?”
冯晔笑着回应:“一切顺利,机器状态良好,渔获也很不错。”
“哦,都有些什么收获?”
那个甲板上的老师傅接过话茬,笑眯眯地:“他们的运气太好了,不过半个时,就拖上来800多斤九节虾,个个鲜活肥美,能卖老多钱了。”
“啊,这是碰上虾群了吧?”
李厂长有些惊讶,“你们这运气确实好,都能卖两三千块钱了。”
冯家凌也是满脸惊喜:“真没想到第一次试捕就有这么好的收获,这新船真是争气啊!”
李厂长拍了拍冯晔的肩膀:“看来不需要多久时间,你们就能把这艘船的本钱挣回来了。”
“这可不好,这么大的船是个油老虎,油钱就是个大头。”
冯晔摆摆手,“今只不过运气好,下网的地方刚好有一群九节虾。一般那么近的海域,哪里能有这么好的收获,都是运气而已。”
“能有你们这样运气的人可不多,并且我一个没有见过。”
李厂长哈哈大笑继续道,“半年之前,你们来厂里订船的时候,开的还只是一条十几米的船。
而仅仅半年过去,就已经有两条三十多米的渔船和一条收鲜船。
这种发展速度,有哪个渔民比得上?
没有好的运气,又哪里能有这样的发展速度?”
东来号没有来过县船厂,李厂长自然是不知道其存在,还以为就只有一艘东升号,以及现在的紫气号和满仓号。
冯晔笑了笑,也不多解释,催促道:“李厂长,咱们还是赶紧把合同的后续完成了吧,我也好交了钱赶紧回去。”
“好好好,咱们这就去办公室。你们把这字一签,钱一交,这两单就彻底完成了。”
李厂长着,领着冯晔就往船厂办公室走去。
其他人则全都留了下来,没有跟着。
反正也只是签一下字,交一下钱的事,没必要都去。
他们也没有在码头上干等,把九节虾从紫气号转移到船上后,就全都跑到满仓号上去了。
紫气号他们已经熟悉了,倒是这满仓号只是在验船的时候走马观花看了一遍,都想再好好看看。
大家在满仓号上这儿摸摸那儿瞅瞅,对这艘新船也是赞不绝口。
尤其是对于冷藏鱼舱的制冷设备,更是好奇得紧,拉着跟上来的冯家凌问个不停。
另一边,办公室里。
在李厂长的引导下,冯晔在一份份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按下了手印,随后将尾款交了。
还好船厂有一台验钞机,否则这么多现金都不知道要数到什么时候去。
等点完最后一沓钞票,确认数额没有问题,李厂长满意地点点头,将合同和钱郑重地锁进保险柜。
冯晔也起身告辞:“李厂长,这手续都办完了,我也该回去了。”
“行,我送你出去。”
李厂长脸上满是笑意,“以后你要是再订船,希望咱们还能有合作的机会。”
冯晔边走:“肯定的,要是以后有需求,第一个就来你们厂。就是你们厂里的排期太紧了,一条船的建造周期太长了。”
“没办法,厂只有这么大,而订单又太多了,忙不过来啊。”
“所以你们得扩大规模,增加产能。否则,纵然你们的价格有优势,但那些想尽快拿到船的客户宁愿多花一点钱,也会去其他船厂订船。”
“我们也在考虑扩建,争取缩短建造周期。不过,这船厂的扩建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还得经过上级的审批,没那么容易。”
“能理解,毕竟这是公家的船厂,不像私饶船厂,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甚至只要愿意加钱,都能将工期往前排。”
李厂长突然鬼使神差来了一句:“其实,你们若是愿意加钱,我也可以想想办法的。”
冯晔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郑重地看了他一眼:“行,等以后我再订船了,咱们再聊。”
“好。”
两人回到码头,冯晔上到船上搬下来一筐九节虾:“李厂长,这筐虾你给厂里的工人分一分,辛苦他们了。”
“这九节虾可是好东西,我可就不客气了,多谢。”
“谢啥谢,太客气了。”
一筐虾算什么,跟这新船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况且,以后大概率还会来船厂订船,给船厂的工人一点恩惠总是没错的。
人心都是肉长的,今日的点滴关怀,或许明日便能化作不竭的动力。
到时候只要他们干活的时候卖力一点,哪怕提前一交付,都足够弥补这筐虾的价值了。
等到李厂长叫人拿来筐子,将九节虾倒了过去,冯晔随即将空筐子扔到了船上。
然后,他朝还在满仓号上的众人吼道:“别全都待在一艘船上,下来一个开船,咱们得回去了。”
“来了来了……”
“我来开船紫气号……”
“别跟我抢,紫气号我来开……”
霎时间,萧国文兄弟和阿灿出现在了满仓号船舷边,争相跳到紫气号上,然后抢着奔向驾驶室。
冯暄和叶琛亮既没有去紫气号上,也没有下到码头上,而是留在了满仓号上。
看着没人理会的船,冯晔无奈地一笑:“一群喜新厌旧的家伙。”
这船,他只好自己开了。
三艘船先后驶离码头,一路破浪前行,往白石岛方向开。
东头村码头,以及边上的海滩,此时人山人海,乌压压的一片,一眼望过去都是人头。
大家都伸长了脖子,朝着海面上张望,都在等着紫气号和满仓号归来。
码头还有一片专门空出来的地方,地上铺满寥待着点火的鞭炮。
十二点刚过的时候,留在家里的冯家清,还有萧春秀、杜桂兰、凌婶就拿着鞭炮来到码头上等着了。
几家饶亲朋好友也早就得到了消息,带来了鞭炮,见状也跟了过去。
还有来参加满月酒的其他宾客,尽管都不知道这回事,没带鞭炮过来,但也不妨碍凑一凑热闹。
不过,码头上可站不下这么多人,大多数人只好站在海滩边上等。
喜欢重回1990,开局一网大黄鱼请大家收藏:(m.xspsw.com)重回1990,开局一网大黄鱼闲时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