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

卢洲的青尘

首页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带着空间养兽夫,恶雌成了万人迷 影帝的锦鲤女配 七零知青她有的是力气和手段 重生后我靠异能逆袭了 重生2000:从追求青涩校花同桌开始 憨憨相公把钱都给我 食戟之最强美食系统 救命,我拿了大女主剧本 凤命难违 爆改朝堂当女帝,将军夜夜求独宠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 卢洲的青尘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全文阅读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txt下载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最新章节 - 好看的N次元小说

第163章 重文轻武:宋朝国策的形成与影响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夏,汴梁崇文院的“经史阁”里,梧桐树荫透过雕花窗棂,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阁内的长案上,整齐摆放着两类文书——左侧是五代的《藩镇将领任免册》(后唐李嗣源任邺都节度使时的任命状,仅需君主一人签字,可兼掌军政财),右侧是宋朝的《武将任职流程册》(需枢密院、中书省、三衙联合署名,武将仅掌统兵,无调兵权),一简一繁,清晰勾勒出乱世与治世对“武权”的不同态度。

年过六旬的赵仲(致仕后仍兼崇文院“五代史顾问”)身着素色儒衫,手持赵烈晚年编纂的《五代武人乱政考》,站在长案前,目光扫过围坐的文官与武将代表,声音温和却带着沉甸甸的历史重量:“五代五十三年,换了五个朝代,八姓君主,皆因‘武人专权’——郭威以邺都节度使逼宫,赵匡胤以殿前都点检黄袍加身,故大宋立国后,太祖、太宗皇帝定‘重文轻武’国策,以文官制衡武将,防乱之念,源于五代血泪。”

台下,刚升任枢密副使的文臣富弼(四十余岁,手持《宋会要辑稿·职官志》)起身发言,语气带着对国策的认同:“赵先生所言极是!太祖皇帝‘杯酒释兵权’,太宗皇帝设‘文官监军’,皆为杜绝五代‘将强君弱’之祸。如今枢密院主官多为文官,地方军政由经略安抚使(多文官)统筹,武将仅负责练兵作战,虽少了‘高效’,却多了‘稳定’——自大宋立国,六十余年无藩镇叛乱,此乃国策之功。”

话音刚落,一身戎装的赵承(刚从河北回京汇报北伐准备,腰间仍挂着杨业的铁胎弓)起身反驳,声音带着前线将领的急切:“富大人,‘稳定’固然重要,可‘弱武’之弊,前线将士最清楚!去年高阳关抗辽,我率部欲夜袭辽营,监军王大人(文官)却以‘未报枢密院’为由阻拦,等批复下来,辽军早已转移;还有士兵晋升,需先经文官考核‘策论’,能打仗的士兵因不会写文章,升不了校尉,反倒是会吟诗作对的文官子弟,能轻松获授‘武职’——这难道不是本末倒置?”

赵仲闻言,翻开《五代武人乱政考》,指着其职后汉武人劫掠”的章节,又引过宋朝的《监军制度细则》:“承儿,老夫懂你的委屈,可你也要知国策之根源。后汉乾佑二年,邺都武将慕容彦超,因无文官制衡,纵容士兵劫掠百姓,致民变四起;如今设文官监军,正是怕重蹈此覆辙。只是‘制衡’过甚,竟成‘掣肘’,这是太祖、太宗皇帝当年未想到的——他们只防了‘武人乱政’,却没防‘文官误军’。”

此时,杨宗保(陪同赵承回京,手持《杨家将守边录》)走到案前,翻开录职杨业陈家谷之败”的记载:“富大人,晚辈祖父杨业,当年在陈家谷,就是因监军王侁(文官)强令出战,又擅自撤兵,才战死沙场。文官不懂军事,却能决定战术、任免将领,这不是‘制衡’,是‘害军’!五代时武将乱政,是因‘权独’;如今大宋武将弱,是因‘权无’——两者皆非治世之道。”

富弼看着《杨家将守边录》职王侁撤兵”的细节,脸色渐显凝重:“杨将军所言,老夫亦有耳闻。只是国策已行六十余年,贸然更改,恐生变数。当年太祖皇帝曾言‘文官贪腐,不过乱财;武将专权,必乱下’,故将‘重文轻武’写入《太祖誓碑》,我辈臣子,岂敢轻易违背?”

“《太祖誓碑》防的是‘武人专权’,非‘武人无权’!”赵仲突然提高声音,从怀里掏出赵烈手绘的《五代与宋初武将权力对比图》,图上用红色标注五代武将“掌军、政、财、人事”的全能权力,用蓝色标注宋朝武将“仅掌统兵”的有限权力,中间用虚线标注“合理权力边界”,“老夫父亲赵烈,亲历五代武人乱政,也见证周世宗‘文武相济’之治——柴荣陛下既让赵匡胤掌军,又让王朴(文官)掌政,武将赢临机决断权’,文官赢监督建议权’,两者互补,才有高平之战的胜利。如今大宋的‘重文轻武’,是矫枉过正,丢了周世宗‘文武平衡’的精髓!”

范仲淹(刚主持完江南粮草转运,身着参知政事官袍)走进经史阁,手里拿着《庆历新政·军事改革稿》,笑着解围:“诸位不必争论,新政正是要修正‘重文轻武’的偏失。老夫拟在新政中加入三条:其一,‘武将临机权’——边疆将领遇敌袭,可先调兵防御,三日内补报枢密院,无需事事请示;其二,‘武职考核改’——士兵晋升以‘战功、武艺’为主,策论仅作参考;其三,‘监军权责定’——文官监军仅掌‘军纪监督’,不得干涉战术决策。这三条,既保留‘文官制衡’,又还武将‘合理权力’,正是对五代教训的‘扬弃’,对周世宗‘文武相济’的回归。”

赵承听到“武将临机权”,眼睛一亮:“范公此策,若能推行,前线将士定能放开手脚!去年若赢临机权’,我至少能多打三次胜仗,不会让辽军在高阳关外围肆意劫掠!”

杨宗保也补充道:“还赢武职考核改’——晚辈在西北时,有个叫张铁牛的士兵,能开两石弓,斩杀过十个党项骑兵,却因不会写‘策论’,三年没升职,最后心灰意冷退伍。若按新政考核,他早该当校尉了!”

富弼接过《庆历新政·军事改革稿》,仔细翻阅后,点头认可:“范公此策,兼顾‘稳定’与‘高效’,老夫赞同。只是需在‘武将临机权’后加一条‘事后追责’——若将领滥用临机权,需严惩不贷,如此方能防‘武人专权’之弊。”

赵仲看着几人达成共识,心里满是欣慰。他想起父亲赵烈在《五代秘史》中写的“治世之道,不在‘抑文’,不在‘抑武’,而在‘文武相济’——文以治国,武以安邦,缺一不可”,如今新政的方向,正合父亲遗愿。

午后,众人移步到崇文院的“武备库”,库中陈列着五代与宋初的军事装备:五代的“重装骑兵甲”(后唐李存勖的亲军铠甲,重达五十斤,仅武将可穿)、宋朝的“轻装步兵甲”(禁军通用铠甲,仅二十斤,便于机动却防护不足);五代的“丈二长枪”(用于骑兵冲锋,威力巨大)、宋朝的“改良突火枪”(射程八十步,却因“文官监制”,枪管薄易炸膛)。

“这些装备,都是老夫父亲从战火中抢救的。”赵仲指着五代的重装骑兵甲,“后唐同光年间,李存勖的亲军,靠这身铠甲,能正面冲垮契丹骑兵;如今大宋的步兵甲,防护太弱,士兵在辽军铁骑面前,几乎无还手之力——这就是‘重文轻武’的副作用:文官掌军械监制,为省钱、省工,刻意简化装备,却忘了‘甲不坚,则兵不勇’。”

赵承拿起宋朝的突火枪,检查枪管后皱眉:“范公,您看这枪管,薄得能透光,去年在西北,有三个士兵因枪管炸膛受伤!晚辈按曾祖父《武经总要》里的‘枪管厚度标准’,让工匠加厚枪管,监军却以‘费铜’为由制止——文官只算‘成本’,不算‘士兵性命’,这怎么行?”

范仲淹接过突火枪,脸色凝重:“此事老夫定严查!新政中拟设‘军械监’,由武将与文官共同监制装备,武将提‘实战需求’,文官算‘成本预算’,两者协商,绝不让‘省铜’害了士兵!”

傍晚时分,夕阳斜照,经史阁的长案上,《五代武人乱政考》与《庆历新政·军事改革稿》并排放置,仿佛跨越时空的对话。赵仲、范仲淹、富弼、赵尝杨宗保围坐案前,总结“重文轻武”国策的得失。

“大宋‘重文轻武’,得在‘防乱’,失在‘弱军’;五代‘重武轻文’,得在‘善战’,失在‘致乱’。”赵仲缓缓开口,手里摩挲着赵烈的《五代秘史》,“故治世之道,不在‘偏文’或‘偏武’,而在‘平衡’——文官掌‘政、财、监督’,不掣肘军事;武将掌‘军、战、装备’,不干预民政,如此方能‘文安邦、武安疆’。”

范仲淹点头:“赵先生所言,正是新政的核心。如今北伐在即,若仍以‘重文轻武’束缚武将,恐难取胜;若能按新政调整,还武将合理权力,再配上精锐士兵、充足粮草,收复燕云可期。”

赵承握着腰间的铁胎弓,目光坚定:“晚辈在河北已选拔五万精锐,个个能开一石弓、善用突火枪,只要新政能落实,晚辈定率他们北上,攻克幽州,告慰曾祖父(赵烈)、杨业公的在之灵,也让‘重文轻武’的弊端,在北伐的胜利中得以修正。”

富弼站起身,对着众人躬身行礼:“此前老夫只知‘防乱’,忽略了‘强军’,今日受教了。老夫愿在朝堂上力推新政军事改革,为北伐扫清障碍——大宋既需‘文官治国’的稳定,也需‘武将守边’的底气,两者缺一不可。”

当晚,赵仲在《五代秘史》的“重文轻武”章节写下批注:“宋仁宗庆历四年,论大宋‘重文轻武’国策,叹其‘成也五代,困也五代’——因惧五代武人乱政,故抑武;因抑武过甚,故弱军。然国策非不可改:取五代‘文武相济’之智(周世宗之治),弃五代‘武人专权’之祸,补宋初‘文官掣肘’之弊,方能‘文治’与‘武功’兼得。赵烈亲历五代,深知‘武不强则国不安,文不兴则国不宁’,此改革,亦为完成其‘治世需文武平衡’之遗愿。”

批注写完,赵仲将《五代武人乱政考》与《庆历新政·军事改革稿》放在一起。窗外的月光洒在案上,照亮了“文武相济”四个字,也照亮了大宋国策调整的方向——北伐不仅是收复燕云的战争,更是修正“重文轻武”弊赌契机,是让大宋从“稳定”走向“强盛”的关键一步。

此时的汴梁,枢密院正连夜修订《武将临机权实施细则》,确保“放权”不“失控”;河北的练兵场,赵承选拔的五万精锐正在演练“八卦阵”,突火枪的轰鸣声震彻云霄;江南的漕运码头,范仲淹调度的粮草正装船北上,帆影连——一场围绕“国策调整”与“北伐备战”的行动,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它源于五代的教训,源于宋初的反思,更源于赵家、杨家、范家等无数人对“大宋文武平衡、国强民安”的执着,而这份执着,终将让“重文轻武”的困局被打破,让大宋在收复燕云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一步。

喜欢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请大家收藏:(m.xspsw.com)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闲时书屋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影视清穿的重生者 十光尽头有八九 卖爆辣烤翅,地点竟在肛肠医院 原神:神明之妹能阅读地脉 带着空间养兽夫,恶雌成了万人迷 劫来良夫:无敌小农女 诡物逃生:我能看见死亡提示 季汉再起 大国崛起1857 末日一定是我死掉的姿势不对! 【快穿】反派养成有限公司 凰谋之特工嫡妃 颐和园的张夫人的新书 攻掠天下 重生:我在异世养夫郎 抢你的粮造我的枪,用来砸你家墙 时意迁换居梦馆 我有地狱,你惹不起 创念念 监控人:开局成为感染源
经典收藏 小族长的奋斗 瑶池长生密诀 问天城 重生千金谋略 他太野 七零二婚:糙汉老公夜夜哄 快穿:宿主虐渣上瘾凶又残 异世流放 空间大佬的养崽宠夫种田日常 从炼丹术开始肝熟练度 校园霸宠之恶少暖爱 柯南世界之从良笔录 和反派灵魂互换后,糊咖打脸全网 漫威:没有系统杀穿全世界! 公子的神医娇妃 惊!落魄千金带满级马甲重回豪门 一人之下:悟性逆天,震惊哪都通 重生之悍女青叶 斗罗:穿成唐三姐姐后我封神了 穿越后,我在华娱惊艳众人
最近更新 贝利亚:我家有只会说话的杰顿 溪午未闻钟 七零随军大西北,娇软恶妻被偏宠 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种 仙尊归来扭转乾坤 许愿店的镇店神兽是猫猫 前夫重生娶白月光?我换亲嫁他哥 退亲后,带着家人发家致富 能当销冠的演员才是真巨星 我靠打渔修长生 我靠双眼!从寒门到权倾天下 快穿之我只想超脱啊 壶衍万界:机械师在木叶 巫师世界:我的神女马甲藏不住了 沪上大小姐,换亲随军后躺赢 魔帝归来,世界震颤 星铁:人偶师玩人偶很正常吧? 综武:我跟黄蓉生了一个帝国 快穿,我是年代文的悲惨炮灰 穿越兽世!被五大兽夫追着跑!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 卢洲的青尘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txt下载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最新章节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全文阅读 - 好看的N次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