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山风已经带着凛冽的寒意。李云龙蹲在铁轨旁,指尖抚过冰凉的钢轨。远处传来火车汽笛的呜咽,惊起一群栖息在电线上的麻雀。
\"团长,查清楚了。\"王喜武猫着腰从路基下方钻出来,手里捏着几块焦黑的木屑,\"南面二十里的弯道处,枕木被人动过手脚。\"
李云龙接过木屑在指间碾碎,凑到鼻尖闻了闻——有煤油味。这不是自然腐朽,而是人为破坏。他望向远处正在巡逻的晋绥军士兵,钢盔在夕阳下泛着冷光。
\"358团的巡逻队每经过三次。\"张大彪压低声音,\"但破坏就发生在他们眼皮底下。\"
李云龙眯起眼睛。这条铁路是连接太原和大同的交通动脉,日军投降后由晋绥军接管。最近半个月已经发生了三起脱轨事故,虽然都被成是\"年久失修\",但现场痕迹明显是蓄意破坏。
\"去把赵家沟的刘铁匠找来。\"李云龙突然道,\"听他以前在铁路上干过。\"
第二拂晓,刘铁匠带着两个徒弟来到现场。这个满脸煤灰的老汉蹲在铁轨边,用长满老茧的手掌摩挲着道钉,突然脸色大变:\"李团长,这不是咱们中国人干的活计!\"
他指着道钉的敲击痕迹解释道:\"中国工人习惯右手下锤,痕迹朝左倾斜。这些道钉却是左撇子打的,而且...\"他撬开一颗道钉,\"您看这螺纹,是日本制式的反牙纹!\"
李云龙心头一凛。日军虽然投降了,但显然有人不甘心,正伪装成铁路事故破坏战后重建。更蹊跷的是,这些破坏都集中在八路军控制区附近的路段。
回营路上,他们遇到一队晋绥军押送的日本战俘。李云龙注意到有个跛脚的军官一直盯着铁轨看,眼神阴鸷得像条毒蛇。
\"那个瘸子什么来头?\"李云龙问押送的士兵。
\"原日军铁道联队的工程师。\"士兵撇撇嘴,\"是留着维修设备用。\"
李云龙记下了这张脸。当晚,侦察连报告在废弃的扳道房里发现了日文写的铁道线路图,上面标注着\"重点破坏区\",恰好与事故频发地段吻合。
\"给总部发电。\"李云龙咬着铅笔头,\"建议联合铁路工人组建护路队。\"
三后的深夜,王二气喘吁吁地跑进指挥部:\"团长!南边弯道有动静!\"
李云龙立刻带人摸黑赶到现场。月光下,几个黑影正在抢钉,动作娴熟得像在自家后院干活。最显眼的是个跛脚的身影,正用日语低声指挥。
\"抓活的!\"李云龙一挥手,战士们如猛虎般扑出。
跛脚军官见势不妙,掏出手枪就要自尽。王喜武一个箭步上前,枪托狠狠砸在他手腕上。骨折声和惨叫声同时响起。
审讯持续到东方泛白。这个叫佐藤的日军铁道兵少佐终于崩溃,交代了他们受命于残留的华北特别机关,专门制造事故嫁祸八路军,挑拨国共关系。
\"有意思。\"李云龙翻着口供,\"你们怎么避开晋绥军巡逻的?\"
佐藤面露讥讽:\"他们长官收了金条...\"
第二,李云龙派通讯员给楚云飞送去份\"厚礼\"——佐藤的供词和两截被锯断的铁轨,外加一张字条:\"楚兄,贵部的金条成色不错啊。\"
楚云飞的回复出人意料——当下午,358团突然搜查了日军战俘营,抓走了五名涉嫌破坏的军官。傍晚时分,一个晋绥军参谋被当众枪决,罪名是\"通敌受贿\"。
铁路暂时恢复了平静。李云龙却不敢大意,组织民兵沿铁道线设立了二十多个观察哨。王二自告奋勇带孩子们成立\"护路童子军\",每放学后沿着铁轨捡道钉。
十一月初,一场大雪覆盖了太行山。清晨巡线时,李云龙发现某段铁轨上结了层不自然的薄冰。林助教检测后确认是人工喷洒的盐水——这是种阴险的手段,火车经过时冰层碎裂,极易导致车轮打滑。
\"玩起化学来了?\"李云龙冷笑,\"咱们奉陪到底!\"
他让老乡们在铁轨两侧堆上干草,既能让巡路人员及时发现异常,又能快速除冰。更绝的是让刘铁匠打造了几十把特制铁锹,铲头带锯齿,专门对付冻住的铁轨。
腊月二十三,年夜的鞭炮声中,最后一趟军列安全驶过根据地路段。火车司机特意拉响汽笛,向站在风雪中护路的民兵们致意。李云龙望着远去的列车,呼出的白气在胡茬上结成了霜。
\"团长,喝口热的。\"王二递来搪瓷缸子,里面是老乡送的姜糖水。
李云龙揉了揉孩子冻红的耳朵:\"等开春,教你开火车怎么样?\"
\"真的?\"王二眼睛亮得像星星,\"俺能学那个大铁家伙?\"
\"能!\"李云龙望着延伸向远方的铁轨,\"等打跑了所有敌人,咱们要修更多铁路,让火车通到全中国。\"
夜色渐深,指挥部的油灯依然亮着。李云龙在笔记本上画着铁路防御示意图,不时抬头看一眼墙上的日历——1946年就要来了,新的挑战正在前方等待着他们。
窗外,护路队的火把连成一条蜿蜒的光带,与际的星河交相辉映。风雪中隐约传来童子军们新学的歌谣:\"铁轨长,铁轨坚,护好咱们的生命线...\"
李云龙嘴角微微上扬。在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上,希望正如同铁轨般向前延伸,任何敌人都无法阻挡。
喜欢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请大家收藏:(m.xspsw.com)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闲时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