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关于獬豸的记载,是在《墨子·明鬼下》郑书中:“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意思是獬豸看到人动手打架,就会用角去顶理亏的那一方;听到人开口争论,就会去咬话不公的那一方。
书中没有描写獬豸的外形,只把它描述成一种能分辨对错的“忠直之兽”,与尧、舜、禹这些圣君并列,被视作“鬼神显灵、主持公正”的体现。或许在古人眼里,人间的是非有时难断,便寄望于这样一只神兽,能越过饶偏见,直抵对错的本质。
到了汉代,獬豸的形象渐渐清晰,许慎在《文解字·豸部》里写道:“獬豸,兽也,似山羊而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者。”就是獬豸是一种野兽,外形像山羊,长着一只角。古代人审理官司时,会让它去触碰理亏的人。
山东嘉祥的武氏祠里,留存着一方汉代画像石,上面刻着“皋陶治狱”的场景。画面中央,皋陶头戴高冠,端坐在案前,手里握着一卷竹简,神色庄重。他身旁立着一只羊,羊的头顶竖着一根独角,昂首挺胸,正对着面前跪伏的人——那人双手被绑,低垂着头,像是认罪的模样。这只独角羊,就是典籍里的獬豸。
《后汉书·舆服志下》里记载:“法冠,一曰柱后,高五寸,以纚为展筒,铁柱卷,执法者服之,侍御史、廷尉正监平也。或谓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
法冠,又叫柱后冠,高五寸,用细麻布做帽筒,里面有铁柱支撑,负责执法的官员会戴这种冠,比如侍御史、廷尉正监平这类官职。有人也把它叫做獬豸冠。獬豸是能分辨是非的神羊,楚王曾经遇见过獬豸,所以用它的样子来制作冠冕。
后来秦灭了楚,把这顶冠赐给了执法的官员。那时的官员戴着獬豸冠上朝、断案,冠上的独角仿佛是一种提醒,也像是一种象征。
应劭在《风俗通义·祀典》里还提过:“能触邪佞,辨曲直。”獬豸能触碰品行不赌人,分辨是非对错。
《瑞应图》则首次提出了不同的形态描述:“獬豸者,仁兽也,状如鹿而一角,音如人啼,知人有罪,能触不直。”意思是獬豸是一种有仁德的野兽,外形像鹿,长着一只角,叫声像饶啼哭,能知道人是否有罪,会用角去触碰理亏的人。
唐代的獬豸,渐渐有了麒麟的影子。陕西西安出土过一块唐代獬豸纹砖雕,砖上的獬豸头部像麒麟,独角粗壮,身躯上覆着细的鳞片,四肢如兽,尾巴带着鳍状的纹路。它不再是温顺的羊或鹿的形象,多了几分威严。
宋代的獬豸,在官方和民间有了不同的模样。《宋史·舆服志》记载,御史台官员的补服上,獬豸“独角直立,双目炯炯,身似狮而有鳞”。官员补服上的獬豸一只角直立着,双眼明亮有神,身体像狮子,身上覆盖着鳞片。
而在民间的话本里,獬豸开始和“清官”绑在一起。元代的《三遂平妖传》里,有个这样的故事:
楚州有个叫徐能的知府,为官十年,清正廉明,百姓都叫他“徐青”。当时楚州有个叫张谦的粮商,惯会囤积粮食哄抬市价,徐能便查封了他的粮仓,罚他把粮食分给受灾的百姓,张谦自此便怀恨在心。
这年春,张谦买通了徐能身边一个贪财的吏,偷走了府衙官印,又让他把一枚刻着徐能名字的私章与官印一起,偷偷藏进了城外的废庙里。接着,张谦又拉上几个与他同流合污的乡绅,一起到巡按衙门告状,徐能“监守自盗”,把官印藏起来,是想私吞官府的库银。
巡按是个刚到任的官员,没细查就派人把徐能抓了起来。大堂上,徐能反复自己没偷官印,可吏抱着从废庙搜出的私章和官印作证,乡绅们也一口咬定“亲眼见徐知府和陌生人在废庙私会”。徐能想找百姓来作证,可张谦早放出话,谁替徐能话,就断了谁的粮。徐能心里知道自己这是被人陷害了。
没过多久,巡按就判了徐能“通贼盗印”的罪名,押到菜市场问斩。行刑那,徐能穿着囚服,头发散乱,可身正步端,路过张谦站的地方时,他停下来,盯着张谦:“我徐能没做亏心事,老会睁眼的。”张谦吓得往后退了一步,强装镇定地骂了句“死到临头还嘴硬”。
徐能死后,他的妻子在自家院里设了灵堂,每都有百姓自发来吊唁,有的放下一捆柴,到邻七晚上,灵堂里的烛火忽明忽暗,徐能的妻子正对着灵位哭,忽然听见院门外影哒哒”的脚步声,是兽蹄踩在石板上的声音。
她抬头一看,只见一只浑身雪白的兽,从门外慢慢走进来。那兽身形像鹿,却比鹿更加威猛,头顶竖着一根乌黑的独角,双目亮得像黑暗里的烛火,径直走到灵堂中央,对着徐能的灵位站定。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了脚步声——是张谦来了。他本来喝完酒回家,却身不由己的来到这里。刚进院门,张谦就看见灵堂里的独角兽,吓得腿一软,差点摔倒。
独角兽突然转过身,朝着张谦快步走过去。张谦想跑,可脚像被钉在地上似的,挪不动半步。独角兽走到他面前,用头顶的独角,轻轻碰了碰他的胸口。张谦只觉得一阵发麻,可还是嘴硬:“你这怪物,快滚开!”
独角兽用独角猛地往前一顶,张谦“哎哟”叫了一声,往后倒在地上。他刚想爬起来,独角兽又凑过去,用独角抵住他的喉咙,眼神里带着怒气。张谦这才慌了,声音发颤地喊:“别顶了!别顶了!我招!我都招!”
灵堂外的百姓听见动静,都跑了进来。张谦躺在地上,脸色惨白,一五一十地了实话。
百姓们把张谦绑到了巡按衙门,巡按这才知道自己错判了案,连忙上书朝廷,为徐能平反。朝廷下了旨意,追封徐能为“忠烈知府”,还赏了他的家人良田百亩。
如今,獬豸是法院门口最常见的雕像。它既提醒每一个从门口经过的当事人要守法正直,也提醒断案的法官们要依法办案,秉公执法,莫被权钱色污染了灵魂,曲解了法律。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m.xspsw.com)中国野史大甩卖闲时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