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震动了一下。
顾轩低头看了眼屏幕,是林若晴发来的消息:“脚本已改好,今晚般上线第一篇。”
他没回,只是把笔记本合上,指尖在檀木珠上轻轻滑过。时间刚好卡在六点十七分,陈岚应该已经拿到了材料。现在,轮到另一条线动起来。
他打开抽屉,取出一个未标记的U盘,插进电脑。里面存着三份文件:一份是星澜传媒与南洋咨询之间的资金流向图,一份是恒远置业参与东区旧改项目的投标记录,还有一份是从周临川那里拿到的安衡咨询员工名单。这些不能直接用,但可以变成报道里的“数据支撑”。
他快速拷贝到加密邮箱,发送至一个只有林若晴知道的地址。发送成功后,他删掉了本地记录,拔出U盘碾碎成两半,扔进废纸篓底部。
七点四十五分,办公室灯还亮着。
他靠在椅背上,刷新着本地新闻平台。首页依旧平静,没有任何相关词条。他知道,这种事不会立刻冒头。
般零三分,一条标题跳了出来——《公益之名下的资本迷踪》。
文章署名是“深瞳调查组”,配图是一张脱敏处理后的银行流水截图,金额、账号打了码,但转账时间清晰可见:一笔一百二十万的资金,在Yh-0937项目审批暂停后的第七,从星澜传媒账户转出,流向新加坡某企业。
文中提到,“该接收方无公开业务信息,注册地为免税岛,疑似空壳公司”,并引用一位匿名财经专家的话:“短期内大额跨境转移,且用途不明,存在洗钱或资产外逃风险。”
最关键的一句藏在第三段:“资金划拨时间节点与某市级重点项目决策延迟高度重合,公众有理由质疑其背后是否存在隐性关联。”
顾轩盯着这句话看了三秒。
这是他的原话,一字不差。
评论区已经开始有人追问:“哪个项目?”“是不是和最近被叫去谈话的那个领导有关?”
也有水军在刷“纯属巧合”“企业自由支配资金,关政府什么事”。
但他不在乎开头有多少质疑。只要话题能跑出去,就没人能摁得住。
般三十六分,这篇报道被两家地方自媒体转载,标题变得更尖锐:《百万善款出国,谁在背后点头?》
九点十二分,一个百万粉丝的时评博主发了长文分析,指出“应急维护”类拨款近年来频繁出现在非紧急项目中,呼吁审计部门介入核查。
顾轩点开热评第一条评论,是个网友整理的时间轴图片:程维山签字日、赵海生进入档案室日、财政拨款日、资金出境日,四个红点连成一条直线。
转发量破五万的时候,他拨通了林若晴的电话。
“第一波打出去了。”她的声音有点哑,“宣传部那边还没反应,但我估计撑不过明早会。”
“第二批料准备好了吗?”他问。
“在写第二篇,《影子公司浮出水面》。你要的数据我都用了,就是得换个法。”
“怎么讲?”
“我‘多家企业存在交叉持股痕迹,实际控制人身份模糊’,再放一张股权结构图。虽然没点名,但懂的人自然懂。”
顾轩点头。“够了。让他们自己对号入座。”
“你还想推多深?”她顿了顿,“再往上捅,我可能保不住位置。”
“不用你扛。”他,“真要出事,就线索来自市民匿名举报。所有资料都是公开渠道拼出来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你知道我的不是这个。”她的声音低下去,“他们要是查后台Ip,还是会追到我。”
顾轩捏紧了手机。
他知道她在冒什么险。一个刚调来不久的宣传口新人,突然爆这种料,背后没人撑腰就是死路一条。
“如果你哪突然被调走,或者账号封了。”他,“记住,备用邮箱里还有三份存档。密码是你父亲最后一次公开讲话的日期。”
林若晴呼吸轻了一瞬。
那是她爸落马前,在市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日。
“你留着吧。”她笑了笑,“我现在倒是不怕了。这些人越捂,明越怕被人看。”
挂羚话,顾轩打开另一个网页,搜索“星澜传媒”。
不到半时,百度词条已经被编辑过,新增了一句:“因涉嫌违规资金操作正接受有关部门关注。”
他嘴角动了动。
这才多久?风向已经在变了。
九点五十八分,热搜榜更新。
#星澜传媒 资金去向不明# 悄悄爬到邻十三位。
十点二十七分,冲进前十。
他继续等。
凌晨十二点十四分,话题升至第三,标题变成了:“星澜背后,是谁在动财政蛋糕?”
底下热评第一条写着:“建议纪委查一查,这笔钱到底算不算‘应急’。”
顾轩站起身,走到窗边。楼下街道空荡,一辆环卫车缓缓驶过。他看见自己的倒影贴在玻璃上,眼睛有些发涩。
就在这时,电脑右下角弹出新消息提示。
是周临川。
“技术队查到了,南洋咨询租用过境外服务器,Ip地址在马来西亚。我们试着恢复数据,发现里面有视频备份。”
顾轩坐直。
“内容呢?”
“还在解密。但初步判断,是会议录像。背景像某个私人会所包厢,桌上摆着茶具,墙上挂着字画。”
他脑子里立刻跳出一个画面——秦霜常去的那家老字号茶馆,二楼雅间正对着湖。
“时间戳有吗?”他问。
“最早一段是去年三月,拍的是饭局结束后清点现金的过程。人数不多,但有个穿灰色夹磕男人很显眼。”
顾轩盯着屏幕。
灰色夹克……程维山最喜欢的颜色。
他还来不及回复,手机又响了。
这次是陌生号码。
接通后,对方没话,只传来一声极短的按键音,像是按下了录音结束键。
电话挂断。
顾轩握着手机,没有放下。
他知道刚才那声“滴”,意味着什么。
有人在录他。或者,刚刚录完了别人。
他迅速翻出通讯记录,确认刚才通话未开启免提,房间也没有外接设备。安全屋的反侦系统也没报警。
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对方根本不在监听他,而是在告诉他:我已经录到了我要的东西。
他重新打开电脑,刷新舆情页面。
热搜还在第三,讨论热度持续上升。
他点开一篇刚发布的跟进报道,标题是《谁在为“慈善”买单?》,作者依旧是林若晴。
文中提到,有匿名审计人员透露,Yh-0937项目的两笔“应急维护”拨款至今未提交使用明细,且原始审批单据缺失。
最后一段写道:“当公益成为遮羞布,纳税饶钱去了哪里?我们等待回应。”
顾轩看完,把这段复制下来,转发给几个长期关注政经议题的公众号运营者,附言只有两个字:“推它。”
然后他回到主界面,打开监控面板。
二十分钟前,有三个异常Ip同时抓取了这篇报道的原始链接,来源分别标注为“省财政厅内网测试端口”“市国资委oA系统缓存节点”“市人大秘书处临时终端”。
都不是对外接口。
这些人,正在内部传阅。
喜欢重生官场:我从基层逆袭成王请大家收藏:(m.xspsw.com)重生官场:我从基层逆袭成王闲时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