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医衣哥

首页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穿越之农女喜良缘 大佬的非凡日常 青阳剑主 女王重生之绝宠狂傲妻 古玩之金瞳鉴宝 快穿之反派又乖又甜 影帝的锦鲤女配 玄学小祖宗,我有五个顶流侄孙孙 当貌美娇软咸鱼手拿炮灰女配剧本 重生之老公养成计划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医衣哥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文阅读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txt下载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 - 好看的N次元小说

杂病心法要诀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八味顺气散

八味顺气虚气中,标本兼施邪正安,参苓术草扶元气,乌芷青陈利气痰。

【注释】“虚气直指的是身形与正气皆虚弱的人所出现的中气病症。针对这种情况,适宜使用能够标本兼治、使邪气与正气相互调和安稳的方剂。

瓜蒂散 姜盐汤

食中过饱感寒风,或因怒恼塞胸中,忽然昏厥肢不举,瓜蒂姜盐探吐平。

【注释】瓜蒂散,适用于体内挟带痰邪的情况。姜汤,适用于体内挟寒的患者。盐汤,则是给饮食过量之人使用。探吐的操作方法为:制作上述汤液数盅,让患者饮用一盅,随即用手指刺激咽喉进行催吐,如果不吐就再让患者饮用汤液并再次催吐,以吐得畅快为标准,如此病症可立即痊愈。

附子理中汤

附子理中疗寒中,腹痛拘急噤牙关,有汗身寒或吐泻,附子参术草姜干,无汗身寒加麻细,阴毒川乌用生煎,呕吐丁香吴萸入,脉微欲绝倍参添。

【注释】寒中这种病症,表现出来就是腹痛等一系列症状,适合用附子理中汤来治疗。要是患者没有出汗的症状,就在方中加入麻黄和细辛;若属于阴毒之症,就添加生川乌;出现呕吐症状的,加用丁香和吴茱萸;如果脉象微弱到几乎摸不到,就要大量加倍使用人参。阴毒,是寒邪极其严重的一种情况,详细内容在《伤寒心法》中有记载。

凉膈散

凉膈火中神昏冒,栀翘芩薄草硝黄,兼治一切胸膈热,便燥谵妄与斑狂。

【注释】“火直的病症,即刘完素所的,人若七情过度,导致喜、怒、忧、思、恐这五志所化生的火在体内发作,就会使人突然昏倒、神志不清,筋骨无法正常活动。

香薷饮 藿香正气散 辰砂益元散 熨脐法 苍术白虎汤 人参白虎汤

暑中须分阴与阳,阴邪无汗似寒伤,壮热心烦或呕泻,香薷扁朴二香汤,更兼昏愦蒸蒸汗,面垢喘渴证为阳,不省熨脐灌蒜水,益元苍参白虎汤。

【注释】“阴邪无汗似寒伤”,指的是暑感受阴邪,症状类似伤寒,有头痛、身体疼痛、怕冷且无汗的表现,同时还伴有高热、心烦,或者出现呕吐、腹泻症状。这是因为在暑贪凉纳爽,导致寒邪在表,暑邪在里,适宜用香薷饮治疗。二香汤,是香薷饮与藿香正气饮合方,详细内容在霍乱相关篇章中有记载。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并且还伴有精神昏沉、不断自汗、面部垢腻、气喘口渴,这就是暑感受阳邪。多因在烈日下长途跋涉,导致体内体外皆热。刚中暑时昏沉不省人事的,应赶紧用温热的物品热敷肚脐,将蒜汁与水混合后灌服,患者就能苏醒,接着用辰砂益元散。正气充实的人,选用苍术白虎汤;正气虚弱的人,选用人参白虎汤,根据情况选择使用即可。

渗湿汤

渗湿湿中内昏冒,震亨湿热热生痰,厚味醇酒生冷水,胃苓香附抚砂连。

【注释】“湿中内”指的是湿邪从体内滋生引发的病症,也就是朱震亨所的,湿热之邪滋生痰浊,从而导致人出现昏沉冒眩的症状。这种病症是由于过度食用肥厚味美的食物、饮用醇厚的酒以及生冷之物所导致。渗湿汤是在胃苓汤的基础上,加用香附、抚芎、砂仁、黄连组成。

除湿汤

除湿阴雨湿蒸雾,卧湿涉水瘴山岚,头身重痛便溏肿,羌藁升柴防术煎。

【注释】除湿汤由羌活、藁本、升麻、柴胡、防风、苍术组成,用于治疗因外界湿气侵袭人体而引发的病症。这类病症多在气阴雨连绵、雨后湿气蒸腾、清晨雾气露水浓重之时,或者长期卧于潮湿之地、长途跋涉趟水过河、身处瘴气山林环境中所得。其症状表现为头部与身体沉重疼痛,严重时会出现昏沉冒眩,伴有大便溏薄泄泻,皮肤出现浮肿。

调气平胃散

调气平胃疗恶中,庙冢忤恶卒然昏,面黑错忘苏合主,次以木香平胃匀。

【注释】“苏合主”意思是对于中恶这种病症,主要使用苏合香丸来治疗。“次以木香平胃匀”指接下来用由治疗中气的木香调气散的方剂,与平胃散的药物组合起来进行调理。

伤风总括

伤风病变在肺,咳嗽声音沉重,伴有鼻塞、打喷嚏,流出清涕。鼻渊是脑部有热,不会打喷嚏,流出的是浊涕,若病情持久产生秽气,时间一长必然会出现鼻出血。

【注释】伤风之症与肺相关,所以会打喷嚏。鼻渊之症,病在脑部,所以不打喷嚏。伤风由风寒之邪侵袭引起,所以鼻涕清稀;鼻渊由热邪导致,所以鼻涕浑浊。鼻渊患病时间久了可能出现秽气,表明热邪深重,所以会出现鼻出血。

川芎茶调散

参苏饮治虚伤风,实者茶调及头疼,芎芷薄草羌茶细,荆防痰半热膏清。

【注释】参苏饮的方剂,记载于咳嗽相关篇章,用于治疗体质气虚者所患的伤风病症。倘若患者体质气实,就使用川芎茶调散,该方由川芎、白芷、薄荷、甘草、羌活、茶叶、细辛、荆芥、防风组成,伤风且伴有头痛症状的患者,也可以使用。若患者有痰,可添加半夏以清除痰液;若有热象,添加石膏来清热即可。

苍耳散

苍耳散治鼻渊病,风热入脑瞑头疼,涕流不止鼻塞热,苍耳辛夷芷薄矗

【注释】鼻渊这种病症,是因为风热之邪侵入脑部,所以会出现闭目、头痛的症状,鼻涕流淌不止,相较伤风而言更为严重。“鼻塞”,是指气息不通畅。“热”,指的是鼻孔内有热感,严重时鼻孔发热疼痛,甚至连脑部也会疼痛。苍耳散,是用炒过并去掉尖刺的苍耳子,碾碎取一两,加入辛夷三钱,白芷、薄荷各一钱,再加上三根葱白组成。

黄连防风通圣散

鼻渊初病施苍耳,黄连防风久病方,孔痛胆调冰硼散,鼻血犀角地黄汤。

【注释】鼻渊是风热损伤脑部引发的病症。在病症初期,风邪较为强盛,所以使用苍耳散,此阶段以疏散风邪为主。若患病时间长久,热邪就会郁积得更深,此时需用防风通圣散加黄连,主要以清热为主。当热气上涌,鼻涕不断,损伤鼻孔从而形成疮疡,所以会疼痛,适宜用猪胆汁调和冰硼散来外敷。热邪蕴积在脑部,损伤了所经过部位的营血,所以会出现鼻出血,这时宜用犀角地黄汤来凉血清热。

痉病总括

痉病的症状表现为颈项僵硬、背部向后反张。若伴有出汗症状,称为柔痉;没有出汗症状的,则叫做刚痉。这种病症常发生在产后失血过多之后,或者过度发汗后,另外,体表有溃破的疮口,被犬咬伤,又或是伤口被风邪侵入,也都可能引发痉病。

【注释】痉病的详细证候,在《伤寒心法》中有阐述。痉病中,有汗出表现的属于柔痉,无汗出的属于刚痉。产后失血过多,或是伤寒病发汗太过,这属于导致痉病的内因。体表溃疡、创伤,以及被狗咬伤,这些属于引发痉病的外因。上述情况皆是风邪乘人体虚弱之际,侵入足太阳膀胱经,从而形成痉病。

痉病死症

痉症若出现脉象散的情况,大多会死亡。若患者背部反张,身体离席约一掌的距离,也会有生命危险。当患者眼睛变、眼珠凝视不动、昏迷不语,且额头汗出如珠时,生命必定受到严重威胁。

【注释】“反张离席一掌”意思是,身体反张时与坐席分离约四到五指宽的距离。“眼”指的是眼睫毛紧缩变短。“目瞪”的是眼珠无法转动。

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续命汤、桂枝加附子汤、当归补血汤、大承气汤、桃仁承气汤

刚痉葛根汤发汗,柔痉桂枝加葛良,若兼杂因续命,过汗桂枝加附汤,伤血桂枝合补血,里实瘀血承气方,溃疡十全加风药,破伤狗咬另参详。

【注释】刚痉使用的葛根汤,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用麻黄和葛根。柔痉所用的桂枝加葛根汤,就是在桂枝汤中加入葛根以发汗解肌。“杂因”指的是风、寒、湿混合在一起引发疾病,此时用续命汤,根据风、寒、湿邪气的不同程度进行治疗。因发汗过多导致表虚,进而汗出不止引发痉证,使用桂枝加附子汤,也就是在桂枝汤中加入附子。产后或金疮大量失血后,用桂枝汤与补血汤(由当归和黄芪组成)合用。“里实”指痉病出现腹部胀满、大便闭结,这种情况用大承气汤;若产后恶露不尽,少腹硬满拘急,用桃仁承气汤来泻下。体表溃疡,脓血排出过多,被风邪侵袭的,用十全大补汤添加祛风药物来治疗。

破伤风

破伤亡血筋失养,微伤风入火之端,燥起白痂疮不肿,湿流污水紧牙关。

【注释】因创伤致使失血过多,筋脉失去滋养,经络变得空虚,风邪便乘虚侵入人体引发疾病,这就是医经中所的风邪乘虚而入。这种情况属于风虚之邪致病,适宜用桂枝汤与当归补血汤来治疗。通常情况下,伤势严重、出血过多而引发风病较为常见。然而,有时也会出现轻微损伤、出血很少,却因风邪侵袭而患病的情况,这是因为患者平素体内有热,因风邪诱发疾病,正如刘完素所:热邪过盛,与风邪相互搏结,侵及经络。此为风火之邪致病,适宜用防风通圣散加蝎尾进行治疗。凡是这类病症,无论属虚属实,若风毒蕴积在体内而不能透发于外,疮口周围皮肤干燥并出现白色痂皮,疮肿不太严重,但流出污黑的汁水,牙关微微发紧,不像平常那样开合自如,这些都是破伤风的先兆症状。

防风通圣散加蝎尾方 全蝎散 斑蝥大黄方

火盛通圣加蝎尾,风盛全蝎左龙丸,外因烧酒火罐法,犬风斑大酒同煎。

【注释】因破伤而火邪旺盛的情况,大多表现为阳明经的症状,此时使用防风通圣散加上蝎尾来治疗。若风邪旺盛,大多呈现太阳经的症状,宜用全蝎散,即取生蝎尾七枚研磨成粉末,用热酒送服。服药之后病症若未缓解,风邪逐渐向里深入,就要用左龙丸,该方由野鸽粪、江鳔、僵蚕、雄黄、蜈蚣、麻、朱砂、巴豆霜制成药丸,具体方剂在《丹溪心法》中破伤风相关篇章里有详细记载。以上这些情况,都适宜外用两个砂烧酒壶,每个壶装入多半壶烧酒。先将其中一个酒壶放在火上加热,直到酒沸腾且没有声音,把壶中的酒倒掉后立即按压在破赡疮口上,这样可以拔出污黑的血水,当酒壶吸满血水后会自行脱落。接着用另一个酒壶依旧按压在疮口,如此轮流操作,直到污黑血水拔尽为止,这样风邪引起的病症就能立即痊愈。如果是被狗咬伤,风毒侵入腹部引发痉风,就用七枚斑蝥,与糯米一起拌炒,直到糯米变黄,去掉糯米后将斑蝥研成粉末,再与一钱生大黄末混合均匀,用一盏黄酒,煎至半盏,在空腹时温热服用,这样能使毒物排出体外,身体虚弱的人服用剂量减半即可。

痹病总括

三痹是由风、寒、湿三种邪气导致的,五痹分别关乎筋、骨、脉、肌肉、皮肤。风邪占优势形成行痹,寒邪占优势是痛痹,湿邪占优势为着痹,患着痹时身体沉重难以支撑。皮痹会皮肤麻木,肌痹肌肉失去知觉,脉痹皮肤颜色改变,筋痹筋脉拘挛,骨痹骨骼沉重,这些都是遭遇邪气时发生的。如果再次感受邪气,病邪就会侵入脏腑。周痹与脉痹类似,但患病部位固定不移。

【注释】三痹的病因,是风、寒、湿三种邪气混合侵袭人体而致病。其中,若风邪较为强盛,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所以称作行痹。若寒邪强盛,疼痛剧烈难忍,故而叫做痛痹。若湿邪强盛,疼痛之处沉重且固定不移,因此称为着痹。这些都是依据疾病的病因来命名,合称为三痹。还有所谓的五痹,指的是皮痹、脉痹、肌痹、筋痹、骨痹。在秋季感受这些邪气就会形成皮痹,此时皮肤虽有麻木感,但仍能略微感觉到痛痒。在夏季感受这些邪气会形成脉痹,那么脉中的血液就不能正常流通,从而导致皮肤颜色改变。在长夏时节感受这些邪气会形成肌痹,肌肉就会变得麻木,失去痛痒感觉。在春季感受这些邪气会形成筋痹,筋脉就会拘挛,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在冬季感受这些邪气会形成骨痹,会出现骨骼沉重、酸痛,难以抬举的症状。提到“入脏腑”,的是邪气向内侵入五脏而形成的痹证。皮痹经久不愈,又再次感受邪气,向内传入肺脏,就会形成肺痹。脉痹经久不愈,再次感受邪气,向内传入心脏,就会形成心痹。肌痹经久不愈,再次感受邪气,向内传入脾脏,就会形成脾痹。筋痹经久不愈,再次感受邪气,向内传入肝脏,就会形成肝痹。骨痹经久不愈,再次感受邪气,向内传入肾脏,就会形成肾痹。这些都是根据患病时所感邪气的季节,以及受病的具体部位来命名,合称为五痹。这里所的“邪”,指的是再次感受风、寒、湿之气。周痹同样发生在血脉之中,随着血脉上下循行而引发病症,所以与脉痹有相似之处,但周痹的患病部位固定,不像脉痹那样疼痛部位会左右移动。近代所的痛风、流火、历节风,都是行痹的通俗叫法。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m.xsp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闲时书屋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冥王出狱 灵笼:刀刀爆物资,升级送功法 厄诡游戏 独家挚爱,总裁低调点 孽徒,你无敌了,下山去吧! 我叫赵出息 三国老司机 小富则安 时空隧道之云中谁寄锦书来 十光尽头有八九 求你明恋我 快穿我不是渣男 意守 游荡的魔法少女 我拿你当兄弟,你想友情变质? 血变乾坤 直播间通兽世,五个兽夫争榜一 犬妖降临逗个妻 创念念 流华录
经典收藏 这次绝不会错过你 校园霸宠之恶少暖爱 凡仙逆续 锦绣归 快穿之唯你,是我的心之所向 恶毒女配的悠然生活 重生之天后十八岁 打5份工的27岁男房东 小族长的奋斗 酒厂中的名侦探 人在网王,开局给手冢国光上一课 清穿之苏格格晋升路 穿越后,我在华娱惊艳众人 许你一世盛宠 在种田文签到致富 人在泰拉,可怜弱小但无敌 娇妻呆萌,总裁大人甩不掉 四合院:火红年代小地主 仙道可期 夫人她不装了,癫起来谁都怕
最近更新 穿成农家子的漫漫科举路 快穿娇宠:获得大佬宠爱易如反掌 红楼之黛改红途 恶毒孕妻有空间,七零大佬掐腰宠 替嫁被判流放,反手坑仇家上路 4合院之成为武术宗师 看见后宫规则后,九尾暴君独宠我 血色玉印 离婚后,她在豪门做保姆 普女绑定生子系统后万人迷了 王爷受伤后神医王妃带兵出征了 皇叔借点功德,王妃把符画猛了 我就是一个小助理 离婚协议撕三次,带崽二婚他哭崩了 临江剑侠风云传 我创造了赛博修仙 神御九州 穿越倚天:唯一真神镇压诸天 爱不候时 我对三体世界讲话:相信光!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医衣哥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txt下载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文阅读 - 好看的N次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