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医衣哥

首页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凤鸣令·夫君不好惹 青丝途 甩渣夫,撩王爷,重生后我靠制香发家 大国崛起1857 穿越之农女喜良缘 和马嘉祺结婚了 食戟之最强美食系统 快穿:攻略对象是白切黑怎么破 求你明恋我 未卜先知小郡主,四个哥哥争着宠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医衣哥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文阅读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txt下载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 - 好看的N次元小说

订正伤寒论注正误篇1-3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太阴篇正误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自利益甚)。

【按语】吴人驹:“自利益甚”这四个字,应当在“必胸下结硬”之后。如果在“吐食不下”之后,那么就是已经出现呕吐食物不能下咽且腹泻更加严重的情况了,这样一来仲景又“若下之”,就没有意义了,所以依从(吴人驹的观点)将其移动位置。

伤寒,本自寒「下」(格),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

【按语】在经典医论之中,既没影寒下”这种病症,也没影寒下”这样的表述。研读本条下文“寒格更逆吐下”,由此可知“寒下”的“下”字,应当是“格”字,如此文义才连贯。注释经典的医家都将其解释为胃寒导致下痢,这不仅文义不通顺,而且与方剂中黄芩、黄连等药物的药性不符,所以应当改正。

少阴篇正误

少阴病,饮食入口即吐,心中(「温温」(嗢嗢)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按语】这里的“温温”应当是“嗢嗢”。所谓“嗢嗢”,指的是呕吐水饮之类的状态,所以应当把“温温”改成“嗢嗢”。

厥阴篇正误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以饮水多),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按语】在“厥而心下悸者”之后,应当补上“以饮水多”这四个字。如果没有这四个字,那么这种厥冷且心下悸动的症状,就会被认为是阴寒过盛导致的厥悸,而不是水饮停聚引发的厥悸了。要是这样,又怎么能立刻判断是水饮为患,进而“宜先治水”呢?所以应当补上这四个字。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缺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非)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缺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按语】“此为脏寒”中的“此”字,应当是“非”字。若为“此”字,那就成了脏厥,这与辨别蛔厥的含义不相符合,所以应当将其改正。

伤寒五六日,不「结胸」(大便),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为亡血,下之死。

【按语】“结胸”这两个字,应当是“大便”。若不是结胸,腹部柔软,脉象虚弱,又伴有厥冷,这些情况都没有可以攻下的道理。可现在“不可下”,却没有明确针对的对象。所以,根据分析应把“结胸”改成“大便”。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若)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按语】“不发热者”中的“不”字,应当是“若”字。如果是“不”字,这种情况就属于除中(一种脾胃之气将绝的危重症候),那又怎么能衔接后面“恐暴热来出而复去”这样的文字呢?所以应当将“不”字改为“若”字。

伤寒脉迟,六七日,(厥而下利),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按语】在“伤寒脉迟六七日”之后,应当补上“厥而下利”这四个字。要是没有这四个字,那就不属于除中症的范畴。况且有了这四个字,才能够与下文“反与黄芩汤”的文意相互关联契合,所以应当将其补上。

合病并病篇正误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弦)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按语】“浮大上”的“上”字,应该是“弦”字,这样才符合医论中三阳合病的脉象描述。如果是“上”字,那么在经典医论里,从来不存在以两寸脉象来主三阳病的理论依据,所以应当把“上”字改成“弦”字。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以汗)。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按语】“熏之”这两个字,应当是“以汗”,只有这样才与上下文的意思连贯契合,所以应当进行修改。

坏病篇正误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弦)者,与柴胡汤。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按语】“脉沉紧”应当是“脉沉弦”。若为脉沉紧,此乃寒邪实结于胸的脉象,对应的是当用吐法的诊断依据。只有脉象为沉弦,才与上文所表达的医理相契合,如此才能够使用柴胡汤进行治疗,所以应当将“脉沉紧”改为“脉沉弦”。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鞕,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愓者,久而成痿。

【按语】“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这三句话,与上下文的文义不连贯。注释经典的医家因为有这三句话,解释时不得不牵强附会、繁琐冗长。临床上常见这类病症,大多是由于汗出过多,严重损伤津液而导致的,应当使用补气补血、益筋壮骨的药物,经过一年左右才能痊愈。所以这三句话必定是传抄错误,应当删去。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按语】禹余粮丸,是用于治疗涩痢的药物,与当前所讨论的病症并不相符。“与禹余粮丸”这五个字,属于多余的文字(衍文),应当将其删去。

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数),「弱」(数)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数)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按语】这里的三个“弱”字,都应当是“数”字。若为“弱”字,热又从何而来呢?这不仅文义不通顺,而且在经典医论中也没有这样的法,所以应当修改。

另外,“不止,亡血”应当是“不止,亡阳”,此处也应当改正。

痉湿暍篇正误

「伤寒所致」太阳病,痉湿暍,此三种,宜应别论。

【按语】“伤寒所致”这四个字,实在没有存在的必要,应该把它们删掉。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按语】“反恶寒”中的“反”字,属于多余的文字。刚痉症本身就应当恶寒,并非是“反”(与常理相反)的情况,所以应当将这个“反”字删去。

霍乱篇正误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不」止,亡「血」(阳)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按语】如果是腹泻停止且属于亡血(血虚)的情况,怎么能用大热的补药呢?所以这里“利止”应该是“利不止”,“亡血”应该是“亡阳”,应当作出这样的修改。

辫可下篇正误

问曰:人病有宿食者,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大)而涩,故知有宿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按语】“尺中微”的“微”字,应当是“大”字。若此处为“微”字,从医理而言,绝对不存在可以攻下的道理,所以应当把“微”字改成“大”字。

平脉法篇正误

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本大」(大去),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头」者(为阴盛),则汗出;下微「本大」()者(为阳盛),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按语】“脉来头本大”,应该是“脉来大去”。“上微头者”,应当是“上微者为阴盛”。“下微本大者”,应当是“下微者为阳盛”。如此修改、补充之后,才与上下文关于脉象所主阴阳盛衰的含义相契合,所以应当进行这样的修改与补充。

寸口卫气盛名曰高,营气盛名曰章,高章相抟,名曰纲。卫气弱名曰惵,营气弱名曰卑,惵卑相抟,名曰损。卫气和名曰缓,营气和名曰迟,迟缓相抟,名曰「沉」(强)。

【按语】“名曰沉”中的“沉”字,应该是“强”字。研读下文内容就可以知道这一点,所以应当把它改正过来。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满,肌肉紧「薄鲜鞕」,阴阳相抱,营卫俱行,刚柔相得,名曰强也。

【按语】“薄鲜硬”这三个字,无法构成完整合理的句子,应该是在传抄过程中误增的文字(衍文),应当予以删除。

北方肾脉,其形何似?师曰:肾者水也,名曰少阴,其脉沉滑,是肾脉也。肾病自得沉滑而濡者,愈也。

【按语】在相关经文中,对于东南西三个方向都有相应的记载描述,唯独缺少关于北方的内容。故而依照经文的格式及文意,应将关于北方的内容补充完整。

问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谓也?师曰: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令脉滑。关尺自平,阳明脉微沉,食饮自可。少阴脉微滑,「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其人必股内汗出,阴下湿也。

【按语】“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这两句话,和上下文所表达的含义不相承接。推测这应该是在古籍流传过程中,因竹简次序错乱而导致的错误,并非原文应有的顺序。

阳脉「浮」(濡),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沉弱)者,营气微也;其脉「浮」(濡)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

【按语】“阳脉浮,其脉浮”中的两个“浮”字,应当是“濡”字。若为“浮”字,便与“卫气衰,汗出如流珠”所表达的医理不相符合。而“其脉沉”中的“沉”字,应当是“弱”字,若为“沉”字,就与“血虚营气微”的含义不相契合,所以应当进行修改。

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人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人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不」(自)和,处言已愈。

【按语】此处“不和”应当是“自和”。因为如果脉象或病症处于“不和”的状态,那就不能称之为病愈。所以根据医理和文意,应当把“不和”改成“自和” 。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m.xsp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闲时书屋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末日之我的逆战系统 洛蓝的西游记 梦逍遥 流华录 十光尽头有八九 贪财夫郎要追妻 末世之重生之囤货 十二天劫 创念念 厄诡游戏 穿越之最强武松 犬妖降临逗个妻 意守 无限之灵魂使徒 小富则安 这个丧尸好奇怪 大国崛起1857 我在地狱游戏里当卧底 月下恋曲之月下美人 时空隧道之云中谁寄锦书来
经典收藏 重生之悍女青叶 全球冰封,我逃亡到三体 和马嘉祺结婚了 瑶池长生密诀 毒宠法医狂妃 柯南世界之从良笔录 恶毒女配的悠然生活 从散修到建立家族 综影视:当反派有了孩子后 红色的刀?懂了是不死斩! 我在古代当陪房 嫌我农女?我文武掀翻朝堂! 惊!落魄千金带满级马甲重回豪门 【hp】我靠种田系统苟到决赛圈 火影:那个小院太过神奇 婚后试爱之偷心妻 四合院:何雨柱从二十一世纪重生 酒厂中的名侦探 空间大佬的养崽宠夫种田日常 农门娇妻:首辅大人的心间宠
最近更新 重生魔帝之从斗罗V行走诸天 曦日永恒 心有灵犀:人狗情未了 崛起,从捡破烂开始 我只想种地,你们怎么帮我称帝了 洛少女玄界开挂逆袭记 足球,被皇马放弃后,我成了神级前场自由人 梦幻仙侠传 算命太准爆火,被全网警察关注 穿成太子后每天都想退位 恶女身娇体软,众卿夜夜来纠缠 被夺一切后我成了仙道魁首 离婚后夫人另嫁,陆总他疯了 玉皇大帝转世之长生诀续! 保姆开局,她成顶级权贵的心尖宠 萌宝驾到:总裁爹地宠翻天 锁情扣 火影:我靠签到成为最强忍者 恶毒孕妻有空间,七零大佬掐腰宠 出狱后,我闪婚了植物人大佬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医衣哥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txt下载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文阅读 - 好看的N次元小说